4月15日,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承办的“公益助老·健康伴行”系列公益活动——“食力守护 医心前行”大型公益活动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成功举办。该活动以肿瘤患者为服务重点,覆盖全国肿瘤高发的10个省(区、市),构建从肿瘤的防治、营养、心理到康复等多维度的义诊新模式,联合各地医院及专家医生为患者提供公益关爱科普和现场咨询服务,同时也提高公众对肿瘤防治的认知水平,通过搭建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进肿瘤诊疗的发展,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的推进落实。
活动中,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晓东教授表示,在肿瘤长期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医、患、家属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治疗效果和生存率。这其中科普的工作尤为重要,帮助大家从害怕肿瘤、不了解肿瘤到了解肿瘤,建立起战胜肿瘤的信心。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从去年开始医院加强了肿瘤专科中心的建设,陆续建立了胃肿瘤中心、乳腺肿瘤中心、结直肠肿瘤中心、肺肿瘤中心,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诊疗服务,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把肿瘤治疗推向新的台阶,从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等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关怀和支持,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主任、结直肠癌中心主任顾艳宏教授说,4月15日是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首日,也是此次活动正式启动的日子。此次公益活动聚焦肿瘤防治的全链条,“线下科普讲座+现场义诊+互联网一对一健康咨询”立体形式,搭建零距离健康服务平台;同时联动区域医疗中心开展跨地区义诊,通过多区域协同、多渠道传播的立体化科普义诊矩阵,全方位助力公众科学防癌。顾艳宏教授表示,在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的情况下,癌症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肿瘤的防治不仅是在这一周,而是在每一天。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有四大中心以及综合病区,精准诊疗的体系,疑难病例会诊MDT平台、微创单元、热疗单元、肿瘤康复平台以及新药的临床研究,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们不仅希望患者活得更长,还要活得更好,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增加患者的信心,大家能过好每一天。
科普讲堂吸引了数十位患者及家属到场,各位专家学者以专业硬核内容与人文关怀的双重加持,为大家献上了一场既专业又有温度的大讲堂。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结直肠癌中心主任顾艳宏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结直肠癌,您了解多少”,让大家对结直肠癌有了更科学的认识;肿瘤科副主任、肺癌中心副主任郭人花主任医师在“告别绝望!精准诊疗为晚期肺癌患者打开慢病化大门”的分享中,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晚期肺癌,不能再以绝望面对,而是把它当成一种慢性病来对待;肿瘤科副主任、胃肿瘤中心副主任吴昊主任医师分享了“胃癌的术后饮食”,从疾病到饮食的讲解,对于患者来说非常容易理解又很实用;乳腺中心梁艳副主任医师分享了“乳腺癌药物治疗最新进展”,将专业的知识点用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细致入微地讲给大家听;肿瘤科刘怡茜主任医师带来了“运动助力肿瘤患者全面康复”,强调了在康复中,运动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助力。专家们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结直肠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疾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了科学的防癌抗癌理念,希望通过传递科普知识,帮助肿瘤患者获得更多治疗信心,提升生活质量。
在义诊咨询过程中,数十位肿瘤诊疗领域专家以及护理团队亲临现场,从疾病诊疗、饮食、康复等方面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面对面的咨询交流。患者及家属积极与专家互动,咨询肿瘤治疗中的实际问题。一位患者家属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了解了肿瘤治疗与康复的支持,还得到了专家的详细指导,这让我对家人的康复有了信心。”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不仅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也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接下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将继续开通互联网医院线上义诊专区、联合区域医疗中心同步开展线上线下义诊活动、携手主流媒体打造系列科普直播等活动,将肿瘤防治知识传递给公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通讯员 施露露 潘婕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