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嘉兴闷热潮湿,杨康穿着深蓝色工装,在浙江闻泰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快步穿梭。杨康,武汉城市学院2021级机电工程学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班学生,现于浙江闻泰有限公司实习,担任助理工程师。他每天跟着资深工程师巡检设备,微信步数常年占据朋友圈榜首。"刚来时连扳手型号都认不全,现在能独立处理基础故障了。"他抹了把额头的汗,背后是轰隆运转的生产线。
杨康的求职之路,走得并不轻松。他翻出手机里密密麻麻的求职记录,武汉求职期间,投递过50份简历,最终收到的offer却寥寥无几。最艰难的时候,他每天要辗转参加三场招聘会。“武汉机械岗起薪2010元,很多还得两班倒,实在让人难以抉择。”
转机出现在2025年3月的校招季。在浙江闻泰有限公司的宣讲会上,HR承诺的"月薪5000+,八小时工作制,周末双休",让他眼前一亮。此前面试屡屡被拒,这些经历反而让他越挫越勇,在这次面试环节中,他从容自信地介绍自己。
说起面试准备,杨康坦言并没有特别准备什么。因为已经面试过很多家企业,他更倾向于顺其自然,凭借在学校四年扎实的学习积累来应对。这种看似随性的态度背后,其实是多次实战磨炼出的从容。
闻泰的面试分为三轮。第一轮是10人无领导小组讨论,这个形式让杨康颇感新奇。题目是公司经费只有500万,需要在多个需求中确定优先级:员工宿舍蚊虫问题需要集体购买蚊帐、领导视察需要布置会议室、公司空调制冷故障需要更换等。在半小时的讨论中,他很快进入状态,与其他面试者激烈交锋,互相反驳补充观点,就像一场小型辩论赛。结束后,面试官让他们回去等通知。
第二轮是专业能力测试,面试官给出一张CAD图纸,要求他讲解其中的关键信息。得益于平时的专业积累,这一关他应对得游刃有余。最后一轮是HR面谈,主要沟通薪资待遇、工作时间等细节。杨康重点询问了公司的作息安排和具体工作内容,确认无误后便结束了面试。
两天后,好消息传来。这个来自云南的青年独自拖着行李箱,踏上了东去的高铁,来到闻泰有限公司,担任实习助理工程师。回想起那次无领导小组讨论,他依然印象深刻:第一次接触时的茫然,硬着头皮上的紧张,到后来完全沉浸其中的激烈辩论,这些体验都成为了他职场生涯的宝贵开端。
工作时,杨康常常回想起大三时参与的那场“减速器攻坚战”。在机械设计课堂上,他和同学们连续两周熬夜赶工,白天在实验室里仔细计算齿轮参数,夜里趴在图板上绘制A1大小的图纸。“公差要求必须精确到微米,我们返工了好多次才成功。”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熟练掌握了CAD和Pro/E的核心技能,最终他也成功斩获全国三维建模大赛省一等奖。
现实职场给新人杨康上了生动的一课。刚到工厂时,杨康采取 “工程师走到哪我跟到哪” 的策略,满心期待能快速学到本领。可时间一长,他发现工程师们日常工作十分忙碌,根本不会特意指导自己。
碰壁之后,杨康总结出一套职场生存法则:“技术可以慢慢钻研,但人情练达是职场必修课。要是和师傅关系处不好,师傅不会主动教你,很多事只能自己摸索,所以一定要处理好人情世故。” 抱着这样的想法,杨康努力融入集体,用心和同事、师傅打交道。
如今,他已经学到了真本事,能熟练调校数控机床参数。谈及未来,杨康目标明确:“现在我要积累设备管理经验,以后想参与智能生产线研发。” 他正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规划的方向前行。
来源:武汉城市学院
审核 | 蔡海燕 唐欣
责编 | 记者 尹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