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古玩市场,就像一锅煮烂的粥:真东西沉在底下,假货漂在上面,搅一搅,全混一块儿了。
假货横行,谁在买单?这个市场最讽刺的地方在于:绝大多数买家买的是假货,绝大多数卖家卖的也是假货,但双方都觉得自己赚了。
买家觉得自己捡了漏,卖家心里暗笑:"又一个冤大头。"那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官窑"、"名家字画",有多少是真的?
业内人都懂,真货早被圈子里的人瓜分干净了,能摆在地摊上的,基本都是"工艺品"。
但为什么还有人买?因为"捡漏"心态不死,总有人幻想自己能在地摊上发现一件被埋没的国宝,一夜暴富。可惜,现实是:你惦记着捡漏,别人惦记着你的钱包。
鉴定乱象,专家靠得住吗?现在的鉴定行业,比古玩市场还乱。"专家"满天飞,有的专家看东西靠猜,证书随便开,一个字值千金。
拍卖行"看人下菜":生面孔送真货,他们不敢收;熟人送假货,照样上拍。科技检测也未必靠谱,造假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检测手段都能骗过去。
更可笑的是,有些专家自己都分不清真假,却敢在媒体上指点江山,把假货吹成国宝。结果呢?藏家花大钱买了"专家认证"的赝品,最后只能砸手里。
市场畸形,真货去哪了?很多人骂古玩市场全是假货,但真相是:真货不是没有,而是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
高端藏品在圈内流通:真正的好东西,早被资深藏家和行家内部消化了,根本不会流到地摊上。而拍卖行只认"熟货":除非你是圈内大佬,否则送真货去拍卖,人家也未必敢收。
最重要的是民间藏家被"污名化",手里有真东西的人,反而被当成"国宝帮",没人信。于是,市场两极分化:一边是地摊假货泛滥,一边是高端圈子封闭,普通人想玩收藏?难!
古玩市场还有救吗?说实话,很难。造假技术越来越强,高仿品连专家都打眼。信任彻底崩盘,买家不敢买,卖家不敢信。年轻人不玩这个,新一代收藏者宁愿炒鞋、买潮玩,谁还研究老物件?
但也不是完全没希望。首先需要信息透明化,随着科技鉴定的发展,未来或许能减少假货流通。
其次是信誉回归,真正玩收藏的人,最终会形成小圈子,靠信誉交易,而不是靠忽悠。
还有理性收藏的兴起:未来的藏家会更看重文化价值,而不是盲目追求"天价捡漏"。
当下的市场,要么清醒,要么被割。古玩市场的未来,取决于玩家是否清醒。如果你只想"捡漏暴富",那市场对你来说就是赌场,十赌九输。
如果你真心喜欢老物件,愿意学习、研究,那市场再乱,也能找到真东西。
市场不会消失,但会洗牌。假货终将淘汰,真玩家才能活到最后。所以,古玩市场还有未来吗?有,但只属于那些不贪、不盲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