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6日讯 4月16日,枣庄市薛城区新闻办公室召开“海岱联盟”信用场景共建新闻发布会。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2012年,荣成市在山东省率先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坚持把信用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抓手,将信用深度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探索走出了一条信用建设引领高效能治理、共创高品质生活、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信用建设在持续深化提升中保持全省全国领先。

为构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多维度”的信用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拓展跨区域信用合作“朋友圈”,2024年4月7日,威海市荣成市、泰安市岱岳区、枣庄市薛城区、聊城市冠县四地联合发起成立了“山东省县域城市信用发展联盟”。联盟成立一年来,四地充分发挥信用建设资源优势,不断加强在信用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探索,合力破解县域信用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根据《山东省县域城市信用发展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精神,此次,四地联合签订了《关于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评价互认和信用规则共商的合作备忘录》,重点围绕信用建设三个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


信用信息共享,夯实信用合作基础。信用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是支撑信用理念、信用规则、信用措施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四地将打破地域信息壁垒,通过数据交换、服务接口及数据文件下载等对接通道、服务方式,遵循“合法、正当、必要、最小化”原则,按照《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4年版)》,归集、共享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非法人组织的13类信用信息。同时,利用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或者数据授权的方式实现公共信用信息的跨区域加密传输,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

信用评价互认,提供场景互建支撑。联盟城市均开展了个人信用评价,在评价指标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本着“平等合作、求同存异”的指导思路,在不共享个人信用信息的前提下,建立四地个人信用评价互认和应用机制,即本地信用评价结果就是联盟的信用评价结果。相关主体在参与信用激励服务时,授权查询公共信用评价信息即可,不再提供额外的证明文件,减少了使用中间环节,实现“一码”走天下。比如此次上线的“信用联盟共享区”,授权后的本地信用码即为联盟共同认可的信用码,可以直接参与四地的信用激励服务。

信用规则共商,齐谋长远发展。“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联盟本质是合作聚首、共谋发展、携手并进。四地将结合国家、省出台的信用文件政策,共同对现行制度政策进行梳理完善,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修改、调整,通过主动借力、外脑参与、联盟协助等方式,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修复等方面,最大程度统一信用评价规则,提升信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本着“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理念,有关城市在谋划出台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引领性、突破性的信用文件政策前,征求其他三地的意见建议,共研新情况、共解新问题、共商新规划,推进异地同标、协同共治,使信用制度政策更加依法依规、符合规范。

下一步,四地将树立“一家人、一盘棋”思想,进一步深化在标准共建、信息共用、监管共治、场景共享、品牌共铸、创新共为等方面的沟通合作,将“海岱联盟”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信用合作标杆。

闪电新闻记者 刘印红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