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通讯员 程小卫 孟宪敏

“监管部门不仅提前预警,还手把手指导我们完成许可证延续,避免了停产损失!”近日,汤阴县某食品企业负责人对市场监管部门的主动服务赞不绝口。这一转变,源于该县纪委监委推动构建的“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监管服务新机制。

今年以来,汤阴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重点,紧盯“放管服”改革落实,通过专项督查、嵌入监督等方式,督促职能部门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一方面推动市场监管部门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规范涉企检查频次。另一方面督促搭建“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归集企业信用、投诉举报、风险监测等数据,动态生成企业“健康指数”,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使重复检查事项同比减少30%。

此外,针对直播电商、预制菜等新业态,督促职能部门出台包容期管理制度,设置时长不等的“观察期”,期间以行政指导、整改建议替代行政处罚,推动监管从“事后罚”转向“事前防”。督促建立企业联络员制度,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指导,并组织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编制《行业合规指引手册》,开展“送法进企”活动,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

在执法环节,县纪委监委围绕企业信用修复“痛点”开展专项监督,通过简化申请材料,压缩修复时间,提高修复效率,提升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服务水平。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创新型企业探索性经营中的非主观过错,给予整改机会。对轻微违法行为以责令改正、教育为主,慎用罚款、停业等强制措施。截至目前已为20余家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16家个体工商户高效完成信用修复,对8项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以监督“硬举措”提升营商“软环境”。

“监督既要推动‘管得好’,更要保障‘服务优’。”汤阴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以精准监督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让“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成为汤阴高质量发展金名片。

编审:孙喜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