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贾峰
4月17日,在红旗渠通水60周年之际,东姚镇团委组织中心校50余名团员走进辛村红旗渠精神实践教育基地,在汗水中触摸历史温度,于实践中赓续精神血脉。
展板重现历史岁月。在实践基地门口,竖立着五块展板,“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继往开来,精神永恒”……每一块展板都重现着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峥嵘岁月,讲解员为同学们细致地讲解着,修渠前的十年九旱,修渠时的种种艰险,修渠人的坚韧不拔……让学生们深深体会到了当年艰苦的岁月。
推车挑水忆悟初心。“车辙碾出团结路,扁担挑起为民情”。在“重温当年艰辛路”体验区,一场特殊的“负重接力”火热开展。学生们或弓腰推起木质独轮车,或肩挑两桶清水疾步穿行,斑驳的独轮车与吱吱作响的扁担,瞬间将时光拉回“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峥嵘岁月。“推车挑水看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真是不容易。当年的先辈们仅仅靠着一双手、两个肩膀就将修渠所需的物资全部运送上去了,他们的精神,值得永远学习传承!”学生们感叹道!
钢钎凿刻精神烙印。“石头硬,硬不过决心;钢钎短,短不了志气!”活动中,学生们还手握短钎,亲身体验“凿石开山”,感受那一段历史的厚重。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种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他们心中,激励着他们成长。
渠水长流精神永续。活动尾声,全体团员在实践基地庄严宣誓:“做新时代‘修渠人’,以知识为钎,以担当为锤,开凿人生奋斗之路!”“红旗渠并不仅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石砌水渠,更是一条写满初心使命、承载价值追求、流淌奋斗气质的精神丰碑。在红旗渠通水60周年之际举办这次活动,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东姚镇团委书记秦子婷说。
编审:孙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