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为青少年铺就创新成长路
“过去,蚌埠市每年春节前都是办春晚,今年第一次尝试举办科技创新晚会,就是为了彰显创新力量,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1月25日晚,蚌埠市2025科技创新晚会上演了一场与以往不同的春晚。科创人才和产业明星登上舞台,脑机机器人、可折叠玻璃、聚乳酸产品等科技成果大赏、创演秀让人直呼惊艳,在炫酷科技感、浓浓新春味中打开新的一年的大门。
作为安徽科教资源第二大市,这几年,蚌埠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涌现出一大批科技成果和创新项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创新特质,二者在珠城相互赋能。
与此同时,一场青春创新浪潮正蓬勃兴起。少年科学院里,少先队员惊叹于无人机编队绘出的“空中彩虹”;高校实验室中,大学生团队为智慧农业算法潜心攻坚;第十五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现场,1300余名选手用卫星导航与火箭模型点亮航天梦想。从“北斗问天”到“智能争锋”,从童真创意到产业落地,蚌埠市以系统化品牌矩阵,为青少年铺就了一条阶梯式创新成长之路。
进行科学实验
少年科学院里的“魔法课堂”
“无人机在空中划出彩虹的时候,我感觉科学就像魔法一样神奇!”蚌埠师范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李雨欣在少年科学院开营仪式后兴奋地说道。这场被学生们称为“科技魔法秀”的活动,用无人机编队、小火箭发射和电磁悬浮表演,点燃了在场的500余名少先队员的探索热情。
数架无人机在空中编队飞行,时而翻滚、时而俯冲,变换出各种奇妙的图案和造型......在去年年底的蚌埠市少年科学院开营仪式上,无人机表演、科学实验秀、科技大篷车体验、科技小发明讲座带领少先队员们遇见科技、感受科技、了解科技,科技辅导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成果,向学生们介绍了许多简单实用、富有创意的小发明,并鼓励大家要善于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勇于创新。
团蚌埠市委、蚌埠市少工委已连续三年开展线下市级“少年科学院”活动,累计覆盖1.2万名学生。“不仅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平台,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团蚌埠市委工作人员介绍,蚌埠市少年科学院以培养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科学体验活动为途径,以少年儿童校内外教育阵地为依托,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精神与态度、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同时,团市委积极联合科协开展科技大篷车、科技之光·青年讲堂、青年科学家进校园等系列科普活动,直接覆盖青少年2.3万余人次,为科学启蒙注入多元活力。
感受虚拟现实技术
玩转硬科技小少年触碰创新“狂想曲”
“当时我妈骑车带我,‘砰’的一下,就被后面的车给撞了。于是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做一个东西来帮助我们检测后方有没有来车”。近日,五河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韩龙醒发明的“电动车转弯智能提醒报警装置”在蚌埠市第四十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并且,该装置已由安徽嘉誉伟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入量产,并已申请国家专利。
这款智能装置利用超声波技术,能够实时检测电动车转弯时的周围环境,一旦发现有潜在的障碍物或危险情况,便会立即发出警示信号,从而有效提醒电动车驾驶者注意,并增强其他道路用户的安全警觉度。
“一眼就看中了这孩子的发明!”安徽嘉誉伟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这项发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迅速与韩龙醒展开合作,共同推进该装置的生产和应用。目前,该装置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并有望在未来广泛应用于电动车领域。
五河县实验小学教师沈晓杰表示:“科技辅导员团队从最初的设想开始,一步步引导他,经过无数次试验和改进,才最终成型。”为验证装置的实际效果,韩龙醒在实验室内进行了多次模拟测试,并在实际道路条件下进行了应用测试。
近年来,五河县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师生参观学习国家级科技创新赛事等措施激发学生们的科学兴趣,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师资力量。这款电动车转弯智能提醒报警装置的投产,以及校企双方的成功合作,展示了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也为类似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据悉,蚌埠市以赛事为“练兵场”,构建全年龄段竞赛体系。针对大学生群体,联合高校开展“揭榜挂帅”技术攻关行动,为“挑战杯”等赛事提供专项辅导;面向中小学生,举办首届蚌埠市青少年智能创新公开赛、首届蚌埠市“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中小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等。2024年,蚌埠市青少年在省青创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1项,总成绩位居全省第二,3名选手成功入围全国决赛,充分展现了蚌埠市青少年的科创实力。
展示科创作品
“根系力量”让梦想拔节
人工智能种菜、废旧电池回收机器人、智能感应灭火垃圾桶......参赛的发明作品既充满创意又够“接地气”。2月22日上午,蚌埠市首届中小学科技节暨第4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赛在蚌埠市第二中学拉开帷幕。本届大赛共有404个项目进入现场比赛环节,项目数同比增加10%。其中小学组有222个项目入围。
蚌埠市积极承办各项赛事,第十五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吸引全省各地参赛选手1300余名。政策层面同样发力,创新实施“科技特长生”选拔机制,市教育局首年通过直通选拔吸纳3名创新大赛一等奖得主,并组织开展贯穿全年的科技节,覆盖全市中小学。此外,团市委联合高校、企业成立“创新联盟”,为青少年提供从创意孵化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支持,科创生态的“根系”愈发茁壮。
“当亲眼看到天舟七号火箭转运时,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将来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蚌埠第二实验小学学生殷逸凡受邀参加全国少工委“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活动后感慨。
“当孩子举着自制火箭模型说‘我以后要造真火箭’时,创新的种子已然萌芽。”团蚌埠市委副书记蒋晓妍说,这也是开展青少年科创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少年科学院的惊叹到省赛颁奖台的掌声,从实验室的仪器嗡鸣到生产线的机器运转,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在见证:当童真遇见科学,未来便有了无限可能。(记者 沈思佳 通 讯 员 王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