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邮政局在官网通报对韵达公司正式立案调查,理由是韵达快递部分加盟企业疏于管理导致诈骗宣传品流入寄递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财产损失。次日,韵达快递宣布已展开内部调查并部署整改工作。


国家邮政局官网发布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立案调查的通告

诈骗宣传品为何盯上了快递业?又是如何入侵收派件系统的?本次立案暴露出行业内卷下快递加盟模式末端监管的系统性风险,如何解决则事关整个行业的生态变革。

01

空包裹的扫码陷阱

来自重庆的郝仁(化名)在一个月内收到了3个空包裹,里面只有几张领取购物礼的活动宣传卡片,下方附带刮号涂层和兑奖二维码。倍感疑惑的他立刻在社交平台搜索,发现这是一种新型骗局:有人扫码添加“活动客服”后真的领取到奖品,于是降低警惕听从对方的指挥,下载其他软件做任务,一步步踩入刷单陷阱,投入更多金额后被套牢;有的人扫码后点击了跳转链接,填写验证码后被植入病毒窥屏,导致密码泄露银行卡被盗刷。


空包裹里的诈骗宣传单


多名消费者表示收到了类似的包裹

收件信息同样透着蹊跷,郝仁的其中一个包裹发到了母校,可他已毕业多年。还有用户表示包裹上填写的是真名和门牌号,但自己网购从来没用过真名和具体家门地址。这些用户隐私是如何被诈骗分子窃取的?快递公司又为何会承寄空包裹,沦为诈骗团伙的“帮凶”呢?

02

加盟制的管理困境

为找到其中的漏洞,我们先按照包裹传输路径来梳理快递业务的运作流程。

快递公司(如三通一达)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作用是制定服务标准、运营规则、技术系统和品牌策略。因业务所涉区域很广,快递公司会在不同区域设立网点,作为执行单元负责区域内全链路物流,由网点的快递员完成揽件、分拣、中转和派送,若无法及时派送,快递员会将包裹转至驿站暂存。

具体而言,寄件人在快递公司的系统填写信息下单,对应的网点快递员在驿站取件(或上门取件),揽件后进入物流环节,由不同区域的网点对接作业,送达收件地网点后,由快递员派送至驿站,收件人再从驿站取出包裹。由此完成“寄件人——驿站——快递员——多个网点——快递员——驿站——收件人”的传输流程。

不过快递业务遍布全国,依靠快递公司设立自营网点并不现实,为了用有限的成本迅速铺开市场、触达终端客户,多家快递都采用加盟模式实现网络覆盖。加盟又分为网点加盟和驿站加盟,前者是成为快递公司的区域代理,缴纳加盟费后获得区域内的揽件、分拣和中转经营权;后者是成为快递公司或第三方平台(如菜鸟网络)的末端合作方,缴纳加盟费后承包片区的包裹暂存和代寄代收服务。他们的经营均自负盈亏,由快递公司总部提供品牌、技术和培训支持,并接受总部的考核监督。

由于方便扩张,加盟制迅速占据行业主导,如今除了顺丰、京东等少数企业坚持直营配送,其他三通一达、极兔等公司均以加盟模式为主,如韵达总部仅控制枢纽转运中心(自营率达100%),末端网点全部为加盟。


其中普遍存在层层转包现象,如省级代理将业务拆分转给市级代理,市级网点又继续转包至县级,由此形成金字塔式的多级代理模式。但服务网络扩大的同时,总部对末梢的管控也在逐渐削弱。

其实总部对加盟商的管理空心化问题由来已久,一方面是加盟商数量庞大的客观因素导致管理困难,以韵达为例,截至2024年6月,韵达的一级加盟商有4884个,末端门店驿站等基础设施达到了9.4万余个,加上自营的73个枢纽转运中心,工作量巨大,直接造成管理混乱。

“因为主体账号无法变更,我经营期间的提现甚至用的上任老板的账号。”驿站加盟商闵唐(化名)现身说法,他提出的转号申请被区域经理以大促期间无法变更、包裹扫码量不达标等为由多次拖延处理,加盟时谈的交押金送工具,直到一年后也没能兑现。

所谓的培训也流于形式,店铺运营指导毫无针对性,加上公司的设备和物料价格很贵抬高经营成本,很多驿站都面临严重亏损。为压缩投入,许多加盟商转而使用未备案的第三方打单系统,切换隐私面单的落实也不到位,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

另一方面是总部与加盟商的利益绑定松散,这是导致快递业乱象频发的根源性痼疾,中通的解法是通过股权置换和现金补偿的方式将加盟商转为公司股东,韵达启动转运中心直营改造最初也是为了解决该问题。举措在推行之初确有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加盟商的生存愈发困难,为留住客户,一些加盟商放松了资质审查,甚至对协议客户免检直发,为诈骗宣传品的流入提供可乘之机。

03

脆弱的末端生态

管理薄弱是加盟制的原生之弊,但除此之外,快递公司大兴价格战、总部业务量考核加压、服务场景中不同角色的冲突对抗等因素同样加剧了末端生态的脆弱,为诈骗爆雷推波助澜。

“快递是门苦生意”,单价就能反映这句真谛。2015年电商兴起的行业初期,快递单价还能达到15元左右,随着极兔入局以低价策略搅动市场,同行跟进导致行业均价大跌,单票收入近乎腰斩。2023年,为在存量市场搏出增长空间,降价热潮再度兴起,风向标义乌快递单价达到历史低位,跌至9元。低价换量成为行业共识,为了回血,快递公司甚至靠处罚网点来赚钱补亏,导致基层苦不堪言。

在此背景下,用面单接广告来贴补营收成为加盟商心照不宣的手段,而总部也可以“个别加盟商行为”“公司不知情”来推卸责任,因此对应的审核机制与风险提示长期缺位,灰色产业链得以在责任真空地带野蛮生长。

此外,价格战的阴影时至今日仍挥之不去,层层克扣下,到快递员手里,一票派件的收入只有3毛。利润空间压缩至极限,保障服务质量愈发困难,终端的矛盾也日渐突显。

驿站加盟商李欣(化名)透露,他们片区的快递员从去年11月开始被拖欠工资,春节后复工让网点拉数据,3个月一共只能结2万多元,而快递员还有驿站的账单要结清,以及油费、车费、维修费用等成本要扣除。接近年关快递爆单时并未增加人手,他们以为年后会有所补贴,结果网点老板将所有罚款都扣在快递员个人身上,有人结工资时甚至出现负数,导致快递员直接罢工。“片区老板把一批快递员榨干以后,就想再换一批,现在没人派件甚至想让我们驿站自己去拖货。”


多方矛盾激化,自然影响到服务质量,违禁品收寄、派件敷衍、虚假签收等问题屡教不改,成为滋生诈骗的温床。同时,恶劣环境下基层网点和驿站的转让率、快递员的流动率提高,严重影响末端服务的稳定性,也成为消费者维权追责的阻碍。

诈骗事件虽直指加盟制度的沉疴宿疾,背后反映的却是整个快递业的畸形生态。想要强化对末端的控制力,答案或许得从商业逻辑和成本症结找起。


微信订阅

欢迎通过邮局渠道订阅2025年《电脑报》

邮发代号:77-19

单价:8元,年价:400元

编辑|张毅

主编|黎坤

总编辑|吴新

爆料联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图文、视频记录科技互联网新鲜事、电商生活、云计算、ICT领域、消费电子,商业故事。《中国知网》每周全文收录;中国科技报刊100强;2021年微博百万粉丝俱乐部成员;2022年抖音优质科技内容创作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