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野,农事正当时。随着气温回升,铜川市宜君县旱作梯田核心景区乡间田野上银膜如浪、农机奔忙。伴随着一台台覆膜机、旋耕机来回穿行的轰鸣声,农户们配合覆膜机压土、平整垄沟,一道道铺好的地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呈现出一片春回大地耕种繁忙的春耕画卷。
宜君旱作梯田位于宜君县哭泉镇,在此,渭北平原渐次向黄土高原过渡,境内丘陵沟壑遍布。从艰苦奋斗的80年代至今,宜君县大力推广地膜玉米,梯田成为当地人主要的耕作方式。
覆膜种植可以有效保墒保温,还有除草等作用,利于农作物生长,可有效助力增产增收。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曹明红告诉记者:“地膜玉米一亩地比平种正常增产在500斤左右,亩均收入在1800块钱左右,而且政府给我们种植地膜玉米每亩地补助100元,群众的积极性非常高。”
据了解,宜君地膜玉米亩产最高已达到2100斤,两次刷新全省旱地春玉米百亩、万亩单产纪录,创造了西北山区旱地玉米高产奇迹,成为全国高产玉米示范县、“陕西地膜玉米第一县”。
近年来,宜君县哭泉镇依托旱作梯田景区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元素融入其中,注重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旱作梯田客栈和农家乐餐饮店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不仅满足了游客乡村体验游的吃住,也带动了当地更多农户依靠旅游服务业增收致富,每年哭泉村的农家乐要给村集体带来五千元左右的盈利分红。
拾级而上是梯,春耕秋获为田。宜君地膜玉米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采风,集粮食生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一体,成为宜君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群众致富的特色产业。
春耕的号角已经吹响,梯田下的农民们正撸起袖子加油干,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相信今年的收成,一定不会辜负他们的努力!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