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千年治水

探访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馆

神秘面纱

宝子们

今天带大家云游

超酷的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馆

一起探寻千年治水的奥秘!


龙骨水车

二龙戏珠


一进馆,一架5米长的龙骨水车就映入眼帘,这可是古代农业智慧的 “扛把子”,靠人力驱动,承载着江南农耕文明,妥妥的历史见证者。与其遥相呼应的是,穹顶上盘旋着的一条红色巨龙,代表着赤山湖先民们朴素的水神崇拜活动——龙舞“二龙戏珠”。



展馆主体分为五大主题展区,以 “治水开湖”“蓄水壅源”“定水约束”“凿水通运”“傍水依山” 为主线,从六朝到现代,赤山湖的治水历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这里,你能看到它如何从拱卫京畿、灌溉屯垦一步步变身成现代生态治理的典范。馆内还有个超有科技感的数字剧场,虚拟主持人带你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赤山的红色文化,简直yyds!



赤山湖灌溉工程那可是相当牛。它创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都延续1700多年了,现在还在“上岗”工作呢!这个工程属于丘圩并存地区的蓄水灌溉工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蓄水、取水、输水和圩区工程体系。


利在千秋

智者治水


这里的灌溉水源就是赤山湖,六朝时筑湖埂蓄水,下游建百堽堰控制蓄泄,唐宋又搞了双重蓄水系统,各个时期都在不断升级。

这里展示的历史遗存也是相当丰富。有古湖堤、黄泥坝遗址、道士坝遗址、民国赤山闸、道光涵闸、石水则、破冈渎遗址、上容渎遗址,还有古桥、碑刻,以及各种和工程有关的非工程遗存,像湖条、水神崇拜、水利传说,个个都是 “宝藏”,遗产价值拉满。

历史遗存




这个工程的特征和价值更是没得说。它科学规划,巧妙利用地形,解决了低洼地区易涝易旱、丘陵岗区灌溉通航的难题,是古代丘圩并存地区综合治理的科学范本。




宋代就有磐石水则监测水位,还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限制围垦制度,保障了工程有效运行,给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而且在六朝时,它可是保障政权稳定和京畿经济的大功臣,现在还是秦淮河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



宝子们

来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馆

不仅能触摸历史文脉

还能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这既是对古人治水智慧的致敬

也带给我们未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启示

该馆目前面向社会团体开放

接受预约~

预约电话:15152925468

内容来源 | 句容市赤山湖管理委员会

编辑 | 张萌萌

校对 | 许鹏锋

审核 | 王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