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印度人奇葩的背后,其实是因为历史上印度的敌人太强大了,强大到了几千年来印度基本就没有赢过,他们只剩下了对敌人的仰望和敬畏,期待敌人能良心发现,饶恕自己。
印度的原住民原来是矮黑人,顾名思义就是比较矮的黑人。
有多矮呢?男的平均身高1.53米,女子平均身高1.42米。
现在的印度南部、澳大利亚、马来半岛、菲律宾还有不少这种人。
公元前12世纪左右,白种人雅利安人的一支从伊朗溜达到了印度北部,对着这群矮黑人就是一顿狂扁,一部分矮黑人被赶到了印度南部,一部分成了雅利安人的奴隶。
在搞矮黑人的过程中,雅利安人自己也打得不亦说乎,他们在印度北部建立了16个国家,相当于印度的春秋战国,有事没事就天天干架。
雅利安人越打越少,矮黑人越来越多,雅利安人统治起来就有点费劲,于是,他们就发明了种姓制度,把人分为了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就是一群神棍、教主,负责跳大神、吓唬人。
刹帝利,就是地主和军事贵族,负责管理国家、镇压起义、对外战争。
吠舍,就是普通的雅利安人,负责干活,农林牧副渔。
首陀罗,就是矮黑人里的一般人,负责给雅利安人当奴隶和仆人。
而印度的四个种姓之间,是不允许晋升的。
实在是想转正,那就只能跳恒河里投胎重来一次。
这就是为什么印度人那么喜欢轮回的主要原因,反正这辈子没希望了,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下辈子。
不过,也不要觉得首陀罗可怜,这群人已经够底层的了,他们还看不起自己的同胞,更矮更黑的人被他们称之为——达利特,翻译过来就是“贱民”或者“不可接触者”。
在那四个种姓人的眼里,贱民不是人,只能干最低贱的工作,如抬死尸、挖粪池等等。
种姓制度以咱中国人的眼光看,是很变态的。
但要放眼全世界,你就会发现,这很正常。
法国有三级会议,日本有等级制度,二战之后,美国还在法律上歧视黑人。
而中国这种一直没有严格等级制度的社会,才是非主流的存在。
02
雅利安人正打得没完没了的时候,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又从伊朗高原上溜达过来了,对着雅利安人又是一顿海扁,占领了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又被亚历山大大帝带着希腊的小伙伴们给灭了。
后来亚历山大一直东征到了恒河流域,眼看就要把印度北部推平了,亚历山大的小伙伴们不干了,出征10年了,家里的老婆估计都生好几轮了,所以该回去了。
无奈之下,亚历山大只好撤了军,只留下了一部分希腊人统治占领区。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回去没多久就病死了,亚历山大帝国也昙花一现的分崩离析了。
印度人瞅准时机开始反抗,在月护王的带领下,打败了驻守印度北部的希腊人,第一次统一了印度北部,建立了大名鼎鼎的孔雀王朝。
后来在月护王的孙子阿育王的带领下,孔雀王朝达到了顶峰,统治区域北边到了如今的阿富汗,南边快到如今印度半岛的最南端。
阿育王和秦始皇是同一时期的人,但阿育王没有搞“书同文、车同轨”,而且他还加强了种姓制度,因为他自己就是雅利安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种姓制度是最好的选择。
而中印后面的历史就更加不同了,中国在秦之后是两汉盛世,由本民族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印度则是继续被外族轮流暴打。
03
大约公元前1世纪的时候,大月氏因为被匈奴一扁再扁,就很郁闷的跑到了印度,把印度人扁了一顿,统一了印度西北部,建立了贵霜帝国。
因为大月氏在印度也是少数派,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加强了种姓制度。
公元90年的时候,贵霜王还曾向东汉的班超求亲(班超就是那个带了36个人就灭了西域30多个国家的超男),要娶大汉的公主,被班超给拒了。
贵霜王恼羞成怒,就派了7万大军打班超,结果被班超打了个大败亏输、纳礼求和。
公元3世纪以后,贵霜帝国衰落,印度本土的笈多王朝开始崛起,在公元409年(东晋末年)左右达到了顶峰,统治面积与当年的孔雀王朝相当。
笈多王朝达到顶峰后,仅仅过了50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起源于中国长城以北的白匈奴人(又称嚈哒yàn dā人)又开始去揍印度了。
大约在公元500年的时候,白匈奴人就把笈多王朝给打趴下了。
不过,白匈奴也只是在印度浪了60多年。
北边的波斯人和突厥人又联合起来,把白匈奴人干趴下了。
04
公元606-642年,印度人终于又雄起了一起,在戒日王的带领下,统一了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这时候就到了我国的隋唐时期。
641年到印度取经的唐僧(玄奘大师)受到了戒日王的隆重接待,在下图的曲女城中召开了盛大的佛学大会,戒日王还咨询了唐僧《秦王破阵乐》是咋回事。
647年,戒日王在恒河里淹死了,戒日王手下的大臣阿罗那顺,就自立为王了。
这时候,李世民派的使者王玄策,刚好到达印度,王玄策本来是准备结交印度,一起对付吐蕃。
但没想到,阿罗那顺的脑子抽搐了,竟然派兵打了王玄策一顿,王玄策带的30多位随从全部被擒,只有他和副手蒋师仁跑到了吐蕃。
回到吐蕃后,王玄策越想越生气,觉得被印度打,实在是太他娘的丢人了。
于是,王玄策就利用大使的身份向吐蕃借了1200精兵,泥婆国(今尼泊尔)借了7000多名骑兵,带着两国联军就杀了回去,仅仅打了三仗,就生擒了阿罗那顺,以及他的老婆、孩子,和12000多其他俘虏。
于是,印度国内大惊,共有580多个城邑和部落先后投降。
随后,王玄策把阿罗那顺一家人,以及数万名俘虏,押到了长安受审,李世民大为高兴,但是又觉得打个印度也不算啥,就只是让王玄策做了个从五品的朝散大夫。
印度北部因此大乱,而这一乱就是500年。
05
公元1206年,曾经被隋唐痛扁的突厥人又把印度人痛扁了一顿,在印度北部建立了印度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国家——德里苏丹国。
突厥人对印度进行了残酷的统治,大肆烧杀抢掠,摧毁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庙宇,强迫印度人接受伊斯兰教,还顺道把佛教给灭了。
但令人奇怪的,伊斯兰教中宣扬的教徒平等在印度也没了,相反印度伊斯兰教也加入了种姓制度,而且还是6个等级。
原因还是种姓制度有利于少数统治多数。
公元1507年,蒙古人在中亚建立的帖木儿帝国灭亡之后,帖木儿的五世孙巴布尔就跑到了印度,把突厥人痛扁了一顿,统一了印度北部,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1618-1707年,莫卧儿帝国在第六任国王奥朗则布的带领下,进入了全盛时期。
莫卧儿帝国的版图北边到了阿富汗,南边快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
但是,由于他穷兵黩武,他死之后,莫卧儿帝国便在英国这根搅屎棍步步紧逼下,于1858年彻底的灭亡了。
06
从印度的历史可以看到,自公元前12世纪至今,印度的历史就是被外族摁在地下摩擦的历史。
如果把雅利安人也算作是印度人的话,那么他们建立的强大的国家,也就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合计300多年。
等于说,印度被外族暴锤了将近3000年,种姓制度也被统治者不断加强了3000多年。
他们的底层人民活的实在是太苦了,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看到了结局。
我们中国人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付出就会有收获。
而印度人世世代代都是“我命由天不由我”,无论怎么付出都不会有收获。
所以他们才会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仁慈身上,才会认为甘地那样的受虐狂是圣雄。
07
那么,3000多年了,印度为什么就不停的被外族暴锤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1、环境太好,导致人民太懒。
最近几十年,资源诅咒这个词特别流行。
啥意思呢?就是经济学家们发现,家里有矿的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慢。反倒是资源一般或者匮乏的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
比如中东的买买提们,一个个富的流油,但经济就是搞不上去。
这玩意也不难理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升级版。
既然我挖个坑抽点油就能赚大钱,我为啥要冒着失败的风险搞产业升级?
既然我搞金融就能赚大钱,我为啥要费尽心思的去引进企业搞科研创新?
“资源诅咒”放到古代就是“热带无强国”。
因为热带日照充足,雨水充足,种啥啥能长,这就导致热带人普遍比寒温带的人懒很多。
比如据莫卧儿帝国开国皇帝巴布尔写的回忆录记载,16世纪的时候,人家印度人连个水渠都懒得修。
从中亚过去的巴布尔很蒙圈,印度人告诉他,陛下别蒙,咱印度雨水充沛,用不着修水渠,实在太旱了,用牛拉水就行。
我控制一个县的地盘,就能过得舒舒服服,哪里还有心思风里来雨里去,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去打仗?
再说了,底下人都是一群懒蛋,没人愿意打仗,你一个人非要打那也指挥不动不是?
2、天气太热,平原太大,不利于守成。
隋末的时候,1万隋军就能将数万甚至10几万农民起义军打得落荒而逃、满地找牙,最重要的还是“盔甲”问题。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咱俩准备干一架,都拿了一把水果刀,我身披重甲,你穿个马甲,你会啥感受?
你砍我10下,我跟没事人一样仍然能往前冲,我戳你一下,你立马就废了。你说这架还咋打?
所以,在我国古代,普通人是可以玩刀、耍箭的,但是绝对不能有盔甲的。
私藏盔甲就是重罪,例如唐律规定,私藏一领甲三张弩流放2000里,私藏三领甲五张弩直接绞刑。
印度也有盔甲,但是它的甲叫“千钉甲”,由丝绸和金丝构成,和马甲的效果差不多,中看不中用,都是贵族闹着玩的。
不过,这不能怪印度人太笨,不知道造甲,主要是因为太热,要穿着重甲上战场,不用敌人砍,自己就中暑了。
没有铠甲,印度的官方军和地方军的武器就形不成代差。
武器没代差,地方想造反,官方军就不容易平定。
这是为啥印度的帝国总是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
还有,印度的平原太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平原上打仗有个好处,就是你要是猛人,统一起来就特别快,因为没有什么天险,骑兵推着就过去了。
但它也有个坏处,就是只要你不是特别强,你就统一不了。
因为你四面八方都是敌人,打下了地盘也很难守得住。
我国华北平原只有30万平方公里,曹操那么厉害,从四战之地起家,用了整整17年才统一了北方。
印度的印度河平原面积为26.6万平方公里,恒河平原的面积为50万平方公里,两个加起来近80万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的将近快3倍。
从四战之地起家,想把这么大的面积打下来,真的实在是太难了,想守住就更难了。
雄主在世的时候,还能勉强守得住,但雄主的子孙总会有一群王八蛋。
平原太大,稍微有个不靠谱统治者,就容易分崩离析。
3、印度不产战马,抵御不住外族入侵
我们看印度的地缘结构,其实是比中国好很多的。东西两边都是大洋,北边是兴都库什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合围,从中亚进入印度,只有一条道——开伯尔山口。
开伯尔山口全长53公里,最窄处不超过600米,两侧是高60-90米的山脉。
如果能守住这个山口,北方的外族是入侵不了印度的。
但问题是,印度历史上根本就守不住开伯尔山口。
很多人说印度人守不住这个山口,是因为印度人太懒,不知道修个长城挡一挡。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修长城根本没有用。
我们先想一下,长城主要有啥用?
1、可以预警,敌人来了,点燃烽火台赶紧报告给领导。
2、可以调兵,哪里来了敌人,边防军可以通过长城这个高速公路,快速集结。
3、可以截断敌人的退路。游牧民族就算攻破了长城,打进了内地,但是他们撤退的时候,守在关卡就能关门打狗。
4、可以经济封锁,准备制裁游牧民族的时候,可以守住关卡不让商人把中原的物资倒卖出去。
但是,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长城发挥以上4个作用必须有一个前提。
就是你的军队利用长城,能干得过游牧民族的军队,或者打个平手也行。
你要是拼死拼活修条长城,照样打不过游牧民族,那你肯定就不会去修了。
而印度的问题就在于,就算给他们几条长城,他们也打不过游牧民族。
打不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印度太热,不产战马,只有战象,而战象在战马面前,就是不堪一击的垃圾。
大象这玩意你看着很大、很猛,但它很聪明,所以打起仗来怂的很,天性怕火、怕疼。
比如1398年12月,帖木儿进攻印度时的德里之战。
印军就准备用大象冲开帖木儿的阵型,然后步兵、骑兵再上去收割。
帖木儿见状,在骆驼的背上捆上了干草,点燃后让火骆驼冲向了印军。
结果这些大象就被吓得四处乱窜,又返冲到了印军的阵营,把印军冲的大乱,帖木儿乘胜追击,一直打进了德里城内,屠城了3天才算结束。
说实话,印军还不如骑几百头猪,起码猪受惊了还知道往前冲。
有人会说了,那印度就不能引进一些战马吗?
答案是可以,但是,只要过几年,这些战马就会死的差不多,因为天气太热,战马容易得病。
又有人该问了,那为什么帖木儿就能率领骑兵打到印度,他们的战马就不怕热吗?
答案是他们的战马也怕热,但是11月到次年2月是印度的凉季,平均气温只有20度左右,适合战马生存。
北方游牧民打印度,一般都喜欢这个时候进攻。
所以,这就很尴尬了。
试想一下,你在开伯尔山口修了一道长城准备和我对砍。
但我根本不鸟你,直接翻山越岭带着骑兵绕过去你咋办?你来打我,你没有战马,我根本不怕你。
相反,我只要进入印度,就可以骑着战马指哪打哪、大肆抢劫,而你再多的军队在我面前也没用,你说这仗该怎么打?
更何况,印度北部因为咱们说的人太懒、天气太热、平原太大的原因,大部分时间都是乱轰轰的一团糟,我就更不怕你了。
08
印度人为啥那么喜欢喝恒河水、牛尿以及看淡生死?
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这辈子都看不到希望,他们不得不相信轮回,以求下辈子能活得好一点。
他们为什么看不到希望?
因为种姓制度被不断强化了3000多年,已经根深蒂固,刻进了他们的基因里。
种姓制度为什么经久不衰?
因为印度一直是外族人统治本地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种姓制度有利于他们的统治。
印度为什么总是外族人统治本地人?
因为资源诅咒,导致人民太懒,宁可躺着死,也不愿站着生。
因为印度太热,穿不成盔甲,导致中央军和地方军的武器没有代差,地方反叛,中央很难镇压。
因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太大,全是四战之地,打下来难,守成更难。
因为北方游牧民族有战马、有盔甲,武器与印度相比有代差,所以他们拿下印度就很容易。
当然,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还有印度的种姓制度,导致只有刹帝利阶层才有机会接触军事,其他阶层对战争漠不关心的原因;还有信教战五渣的原因,但这些都是次要原因。
总之,印度之所以奇葩,就是被揍怕了。
现在没人揍他们了,他们应该好好发展经济,建立起自信来,然后就不会那么奇葩了。
如果这种毛病不改,估计还要再被揍几百年,这种奇葩还得再持续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