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贵州铜仁的梵净山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国际交流活动。法国东方文化传播中心创始人柯文第三次带领法国东方文化传播中心的学生们踏上这片“梵天净土”,开启了一场融合生态探索、文化对话与人文共鸣的深度之旅。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的延续,这场交流不仅让法国友人领略了梵净山的自然奇观,更通过亲身实践深化了对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为中法民间友好架起了一座跨越山海的桥梁。
法国友人领略梵净奇观。
梵净山: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馈赠
梵净山,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球绿洲”,以其14亿年的地质奇观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闻名于世。云雾缭绕的红云金顶、鬼斧神工的蘑菇石、栖息于此的濒危物种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每一处景观都诉说着自然的奇迹。柯文说:“梵净山是中国人文山水的一种象征,所以很想带我的法国学生来这里感受中国文化,感悟中国山水之美。”
然而,梵净山的魅力远不止于自然。作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样令人神往。山间古刹的钟声、摩崖石刻的沧桑、苗侗村寨的歌舞,共同构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图景。柯文教授在活动中强调:“梵净山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体,它教会我们如何与自然对话,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心灵的平衡。”
柯文教授与法国学生合影留念。
文化交融:山水间的对话课堂
绿色有机认证,让这里的山货身价倍增;天然氧吧、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让这里成为游人络绎不绝的旅游康养地;源头好水、森林碳汇,让这里的“绿色价值”不断拓展。
一山千溪武陵源,梵净山99条溪流遍布于山岭间、掩映在茂林中。此情此景,不禁让学生们激动起来。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
来到梵净山下,柯文教授正带领学生们学唱《上春山》。柯文教授深谙“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强调在山水间感受课堂。
在杜鹃花长廊,法国学生们和老师呼吸着梵净山的新鲜空气,共练道家养生功。参与者David-Oliver Bouchez分享:“气功的舒缓节奏让我体会到东方‘身心合一’的智慧,这与法国人追求的生活艺术不谋而合。”
法国友人练习气功现场。
中法友谊:山水为证,民心相通
柯文是土生土长的贵州人,1993年在巴黎创建东方文化传播中心,在法国生活的三十多年来,坚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健身气功,累计教授十余万人,并带领上万名法国及世界各地的社会人士,以文化研学形式进行深度体验、交流互访,使其身体力行地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目前,该中心已成为法国最有影响的传播中国养生文化、医学的中心之一。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安度说:“回国后,我将和我的亲人朋友分享我的梵净山之旅,给他们讲这里的美景人文,希望有机会带他们到中国来看看大好河山。”
柯文教授的三次梵净山之旅,恰似一粒粒种子,在中法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未来,她将带领更多外籍学生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继续探索中法文化交流的无限可能。(图/文 杨巧丽、陈凤强、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