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4月15日,位于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和悦村的蔬菜基地一片忙碌景象。前段时间刚采收完羊肚菌的地里,村民们正在改种西瓜等新品种。不远处,45亩小麦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嫩绿的麦苗长势喜人,数名工人穿梭其间,弯腰除草,确保小麦茁壮成长。
和悦洲无公害蔬菜基地。(无人机航拍)。
和悦村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位于长江中的和悦洲上。和悦洲无公害蔬菜基地覆盖和悦、永平两村,作为铜陵市重要的“菜篮子”之一,占地约3000亩,蔬菜年产量约1.5万吨。这里产出的蔬菜,不仅丰富了本地市民的“菜篮子”,还远销周边城市。
近年来,郊区大通镇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盘活闲置土地,推动无公害蔬菜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和悦村立足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流转土地100亩,发展羊肚菌、西瓜等特色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鼓励农户开垦新增耕地,持续拓展蔬菜种植版图,全方位驱动乡村产业腾飞。
在和悦村这片土地上,铜陵朔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波就是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典型代表。
“羊肚菌生长条件苛刻,适宜温度5至15度,南方冬季简易棚就能满足。每年11月种,来年2、3月份收,周期90天左右。”江波说,他对农村事业充满热爱,此前积累了丰富的羊肚菌种植经验,到此填补了和悦村高端食用菌种植的空白。
西瓜秧苗管护。
“我们种的西瓜属于精品,一个大棚3分多地,单个西瓜12斤左右,一季产量约2500斤。”江波言语间满是自豪,“羊肚菌采收后,我们便改种西瓜,目前共48个大棚种植西瓜,不愁销路。”
得益于“新农人”和乡贤能人的拼搏奋进,和悦村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汇聚起多元发展的活力。从农田到果园,不同的产业形态,共同绘就多彩的发展画卷。
同样位于和悦村的和悦江南瓜果基地,果农们三五成群穿梭于桃林间,修剪枝条,为果树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我们一直秉持着生态种植的理念,肥料都是自制鱼蛋白、大豆发酵肥,就是要让大家吃到绿色无公害的水果。”悦江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施雷深知,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品质是关键。
“就拿这个玫瑰红桃来说,刚结果的时候,一棵树上能冒出十几二十个小果子,可后期我们最多就留3个精品果,那些畸形的、长在顶端没优势的,统统都得摘掉。可别小看了这一步。”施雷指着树上的桃子,分享着他的种植经验,“这桃在市场上有价格优势,受众面广,去年产量近3万斤,今年预计能达到5万多斤。”
除了桃子,施雷的果园还有杨梅、梨等品种。
“杨梅、梨这几个品种,从6月开始陆续采摘,一直持续到9月底,不同时段来都能尝到新鲜的。”施雷笑着说,“今年我们还大胆尝试,种了羊肚菌,目前还在试验阶段,但前景可观。”
在这些乡村创业者的背后,离不开村党组织的引领与支持。
“我深知土地珍贵,不能荒废。”和悦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严四刚眼神坚定。他在村任职以来,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9万增长至2024年的116万;收益从负债到2022年的9万,再到2023年的26万、2024年的42万,连年翻番。
如今,严四刚又把目光投向农旅融合,构想打造“QQ农场现实版”。虽时机未成熟,但足见其探索绿色农业发展新路径的决心。
“我们持续深耕绿色农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进一步提升产量与品质。”谈及未来,严四刚表示,将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全方位宣传推广绿色农产品与特色旅游资源,真正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助力乡村振兴。(陈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