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在旅游资源方面有着丰厚的“家底”,海滩海岛、热带雨林、自然温泉、奇山异石,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现在,海南正全力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旅游业态不断上新,“国际范”将成为海南的新名片。来到海南怎么玩?哪些项目最吸粉?跟随记者走进海南,体验海岛旅游的“国际范”。

总台记者 杨海灵:59国人员入境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港澳地区外国旅行团144小时入境免签,海南免签入境政策优化升级,持续圈粉外国游客。今年一季度,海南省接待入境游客30.77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30%。而在入境人员当中,旅游观光成为最主要的事由,海南用它独特的山海资源热情款带着远方的客人。


在海南,分界洲岛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岛的南面是热带海洋气候,北面却是亚热带气候。因为处于海南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分界洲岛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岛上植被茂盛,峰峦相连。借助高度不到百米的山峰,分界洲岛把海上旅游玩出了新高度。


穿上安全装备,手脚并用地在岩壁上攀爬、探险,正在进行的这项运动叫作飞拉达,它源自意大利语的音译,又被称作是岩壁上的舞蹈。

这两年国内各大景区纷纷上新这项运动,在游客当中的人气持续走高。在海南,飞拉达建在了辽阔的海面之上,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在这片蔚蓝的海岸,无论是新手玩家、资深爱好者还是职业运动员,都能找到适合的水上运动。去万宁冲浪,到三亚潜水,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海南边运动、边度假,“旅游+体育”碰撞出无限可能。

在这片动感活力的海面之下,是一个静谧多彩的海底世界。蜈支洲岛海域海水清澈,能见度可以达到30米以上。形状各异的珊瑚群中,鱼儿自由自在地穿梭游弋。您可能不知道,这里的很多珊瑚是由游客亲手种下的。


总台记者 杨海灵:我手里拿着的这株珊瑚叫佳丽鹿角,它是一株幼苗,由海南大学和蜈支洲岛共同培育。现在,认养一株珊瑚宝宝,并亲手将它种到海底,是蜈支洲岛的文旅新体验。在这片海域,人工移植的珊瑚就有5.5万株。

成片的珊瑚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舒适的栖息地,就在上个月,近危物种黑鳍鲨出现在了这片海域。海豚、海龟、斑海豹等珍稀的海洋精灵频繁到访。


总台记者 杨海灵:海岛旅游也正在接受着这片海域的慷慨回馈,依托良好的海洋生态,蜈支洲岛把陆地观光体验向海底探索延伸。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三亚,潜入蔚蓝海底探索更多精彩。

除了阳光、沙滩和大海,同样让外国朋友深深着迷的还有传统的中医文化。组团来拔罐,一起扎针灸,体验中医养生,成为很多人来海南旅游的新项目。


总台记者 杨海灵:在三亚国际友好中医疗养院,有中英文多语种指示牌,还有翻译,古色古香的环境,充满着国际范儿。据说在俄罗斯人中有个三亚游玩攻略,其中就包括针灸和拔罐。


旅游业态持续上新,彰显出海南旅游的“硬实力”。在海南我还看到,机场的智能化查验设备,让境外游客入境更丝滑,“海南放心付”让境外游客支付更便捷,多语种指示牌让境外游客游览更放心。一个个细化的服务举措,是海南答出的一道道加分题,不断提升着旅游的“软实力”。

“全球游客的梦想乐园”、“国际潮流的风向标”、“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这是海南人在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近些年,高端购物、医疗、教育“三大境外消费回流”,入境游客日益增长,海南的国际范儿正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自贸港建设的推进日益凸显。今年是海南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海南正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以开放赋能推动消费升级,加速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让世界看见,海南正从“中国海南”向“世界海南”升级,成为国际游客和投资者的梦想之地。

(央视新闻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