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为进一步深化全省村级党组织建设“巩固提升年”活动,持续提升班子队伍建设,济宁邹城市围绕“班子全面过硬、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实施村级“双全”建设行动,对村级突出问题及风险隐患进行动态摸排、分类整顿、治防并举,为2026年村“两委”换届打下坚实基础。
体系化推进顶层设计,绘好换届“路线图”。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协同联动、镇街党(工)委具体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邀请市直有关部门、镇街党(工)委书记、组织委员约20人,围绕政策程序、风险防范、问题化解、人选研判等内容开展专题座谈研讨,细化13类风险防控措施,形成“1个实施方案+N个配套明白纸”的文件包,为基层工作提供精确指导。
精准化开展风险倒查,织密矛盾“过滤网”。建立“纪检+政法+信访”联合排查机制,梳理汇总2021年以来涉及村干部的信访问题、党纪政务处分等线索信息总计3050条,反馈镇街供后续调研摸排做参考,确保问题矛盾精准定位、靶向化解。同时,指导镇街同步开展重点问题、重点村庄、重点人群“回头看”工作,全面检视村级风险隐患。
专业化组建指导团队,打造攻坚“智囊团”。为方便镇街分析研判、化解问题,按照“部长包片、干部包镇、联动推进”原则,将镇街按照不同类型、换届难易等分成4个片区由4位分管副部长进行包保,创新筛选16名长期在镇街工作、曾任职组织委员、熟悉村情镇情的市直部门科级干部,担任镇街指导员、参谋员和信息员,充分发挥其镇熟、村熟、人熟,矛盾清、底数清、对策清“三熟三清”的工作优势,先后到镇村调研、听取汇报40余次,提出对策建议60余条,为镇街人选研判、后备力量培养、问题化解等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精细化实施村庄分类,构建管理“坐标系”。坚持以群众诉求为核心,结合三年行动综合验收、村党组织书记年度履职评估、党组织评星定级等工作,召开民主测评会议,全市15172名党员、6974名群众进行打分评议,进一步了解党员群众对现任村班子的满意感、认可度。包保县级领导、镇街班子成员带队“村村到”调研,逐一过筛子、拉网子,召开村情分析座谈会711次,累计走访党员群众5400人、座谈党员群众9596余人,深入了解班子配备、规范运行、群众评价、廉洁自律、村级优秀在外人才和后备力量等情况,建立“放心、重点、难点”三类村动态管理台账。
清单化推进问题整治,打好转化“组合拳”。对“三类村”实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逐一建立工作台账、制定整改方案,明确目标时限,确保问题全解决、矛盾全化解、班子全提升。对“放心村”突出效果导向,抓好为民实事办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对“重点村”突出目标导向,围绕班子结构不优等7种类型,加强日常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对“难点村”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合力不强、缺职少员等6类问题,一村一策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包保领导和整顿措施,列出时间表、路线图,逐条逐项推进落实、销号管理。
常态化完善制度机制,扎紧治理“铁笼子”。着眼务实管用、常态长效,通过建章立制把重点措施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推动村级“双全”建设行动走深走实。注重边整治边排查、边发现边化解,及时掌握工作推进中发现的矛盾隐患和问题线索,切实将各类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初始状态。整合公安干警、司法干部、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理顺利益关系、调解突出矛盾,解决村级治安问题,从严从重打击涉及黑恶势力和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通讯员:相天雨 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