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破·地狱》
清明节时,我们向读者发出了征集,邀请大家。
这则征集搭起了一个小小的空间,涌进比我们预想中要多得多的留言:有人写下亲情的断裂、关系的终止,写下多年前未能读懂的沉默,也有人分享关于告别的回忆,以及那些与遗憾并行的时刻。
这些留言来自不同时空,却讲述着同一种经历——在失去之后,我们怎样继续爱、继续生活。今天单读整理出其中一部分,希望这些讲述能够在这里短暂交会,成为一种小小的纪念。
@之:
在我近三十年的人生里,我生命中真正意义上的母亲,名字叫肖玉兰,她是我妈当年花钱雇的保姆,在我还是襁褓中的幼儿时,她对我倾注了太多心血。多年后我才得知,她曾经早夭过一个男婴,因此我得到的是双倍的真心的母爱。她信佛多年,冬日晨曦的第一束光,总能准时地照耀在她虔诚祈祷、供奉菩萨的窗台前沿,那束光反着质朴的蓝,温暖地照着我的眉眼很多年。总能听见她轻声细语地唤我乳名,之之,之之,起来吧?再睡会?年幼的我会撒娇赖着不肯起,偷偷观察她日复一日不曾厌倦的流程,嘴里念念有词: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求你保佑我仔,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长大,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求你保佑他,求你保佑他。她就这么念了二十多年,我耳濡目染地听了二十多年。不管我在哪儿,我总能听见。佛乐一起,我就回到那个屋里,她虔诚跪在蒲团上,菩萨看着她,我看着她和菩萨。
@U See:
2019 年夏天爷爷去世,2024 年冬天奶奶去世。在曾经父母因为感情不合都不愿抚养我的时候,是他们充当了我和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屏障。他们教给我语言,教给我情感,教给我如何自处。他们鼓励我勇敢地追求梦想,又始终无私地收缮我的软弱和不堪。可我从未回报什么,就已经匆匆错手,所谓“故乡”也从此变成了一个孤独而无归的意象。我亦飘零久,千万恨,为君剖。
@niuniu: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
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
但你的引力仍在。
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
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的永恒组成。”(《无题》游识猷)
@ruminate.:
清明对我来说总是一个特殊的暂停和回望的时刻,看到这个标题一下就共鸣到了。在清明出生,有一个和清明一样好听的名字,在这个总是雨纷纷,发芽、抽枝、生长的时节,我习惯地在这一天和逝去的一岁对话。感谢努力长大一岁的自己,感谢遇到的人、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审视过去自己的幼稚、倦怠、虚荣,放下完美的执念,真正地“和失去共处”,整装待发,重新上路。
去年生日的时候正好去了单向空间!特意带了当天的单向历和巨大的日历墙合影(是在上海和亚朵的联名展)。10 米的书墙之下我显得渺小而局促,却在各色的书脊上回忆起和某一本书度过的专属记忆。
我的清明无关乎死亡,而是生长,关乎消失的过去,延续当下的自己。
@DF:
我仍然觉得,遗忘才是终点。内心一直记得那个人,ta 就不会离开,虽然你感知不到 ta,但是你会觉得 ta 就在你身边,一直陪伴着你。
电影《我们天上见》
@Baudolino:
从前年开始经历了姥爷的去世和安葬,我第一次明白了葬礼与祭拜对于生者的意义,对并未谋面和曾经相处过的亲人的追忆如何通过仪式化的习俗得以实现。
《他的长子》
黄昏如纸
松柏群聚
在他长子的引领下
我们以队列行进
此地没有祠堂或牌位
也无麻衣孝服或滚烫的经幡
当线香燃尽,炭与木瓦解消散
蚯蚓般卷曲的灰烬余存
灰白的纸浆上印刷失真的家什
黄白的草纸上划刻粗糙的刀痕
燃烧与黑烟的媒介
贯通阴与阳物质的分界
我在去年今日就在此处了
那时石板初封,碑石初立
遗物焚烧的焦糊团块乘风遁逃
谨严敬献的菊柏于日光下干涸
我们的悼文饱含眷恋,宽慰或怀念
折射焦虑,希冀与祈愿
家谱得以延续,而其始在滚动中消亡
人只在怀念中得以延续
此处没有蒙尘的碑刻
也无被遗忘的格间
泛黄的黑白照片和木材雕镂的鹤松
在经年的到访中得以复现眼前
黄绸与木盒包覆所有骨片
后山的族墓旁有山羊漫步
泼洒的白酒与供品献给山林
献给生前的喜好与生者的慰藉
驻守天际驱散残阳
沿着窗棂捅破黄昏
在那不可解的虚空之后
先祖的凝视如铅坠向下
@晴天文露:
时而释怀,时而耿耿于怀,想起来始终会想流泪,时间不够久,不够填补心里的缺口,所有美好都蒙上了悲伤的底色。要怎么面对失去,怎么能真的放下?人生就是不断地面对失去,在痛苦中体会成长。所以要珍惜幸福时光,珍惜每次相遇、每次重逢。
@晨小主:
今年清明决定结束十年的工作,离开熟悉的环境、高管的荣耀、百万年薪。有时候你不知道为了什么要告别,但是内心深处知道,生活不能停止在这里,就像在汪洋大海里弃掉无法航行到内心彼岸的母船,决绝和不安交织成一种特立独行的享受。
@芋泥啵啵癍痧:
一万次再见。再见、再见!
@章永远:
我不太想回去扫墓,我不想看到他们躺在那里,我的爷爷和四叔,这两位我至亲的人,相继在 2021 年与 2024 年离世。我参加了他们的葬礼,也在他们的葬礼上,真正对死亡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每次清明去扫墓,看到他们坟堆旁边杂草丛生,想到他们就躺在里面,我会思考,他们从生物理论上讲是“死”了,但是他们会有灵魂吗?从佛教里讲,他们会有轮回吗?他们是否会孤独?他们的灵魂是否只能在那个范围内游荡?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直到清明这一天才会有亲人前来祭拜,有时我会想,将来我也会埋葬在这里吗?我其实跟他们并不太熟,我的爷爷和四叔,他们更爱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孙子。有时我会想,我好像哪里都不属于,我不属于城市,我也不属于乡村,我生在世上是如此的孤独,死后也会孤独吗?
@Mindy*D 敏:
“如何与失去共处”,看到这几个字才发觉,是的,我们每天都在失去的路上,如何共处是个命题。心理和生理的共处。
@绾君:
与失去共处是一件很难的事。疫情时父母的突然离去让我无法接受和释怀。以后的岁月每一天感觉活得很挣扎。悲伤无处不在。我以为我可以平静接受父母的离去,好难。我们多少的珍惜是以失去为代价才懂得。
电影《妈妈和七天的 时间》
@wexy:
两年前在我状态不太好的时间点,父亲突然离开,我毫无告别的心理准备,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是很多时刻我还是会想到父亲,我难过的时候、父亲的生日、清明、或者只是看到了他喜欢的东西,像是从未离开。也因为这件事的发生,经常会出现健康焦虑的情况,我也在探索如何改变,更抓住当下而不是那些混乱的情绪。
@记得带个饼儿:
2024 年外婆在我生日那天去世了,我在青岛,她在新疆,没能见她最后一面,遗憾至今。姐姐说外婆那天吃了很多自己以前喜欢吃的东西,走的时候没有痛苦,很安详。外婆,抱歉没能好好陪您,但以后我每长大一岁,都会带着您的挂念,您会陪我走完人生每一段旅程的,对吗?
@宋小温:
我现在正经历丧父之痛。错愕,遗憾,痛苦像刀割一样无法抑制,无法追回,不能接受那种明白清楚的永远失去了的意识。一个人哭到快要虚脱……
@!i:
生命终将消散,但我却从不能接受现实到接受经历了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里我带着不接受,也带着你留在我记忆中的爱意,勇往直前。肉体的陨灭,会本能地让我将心中的爱意拔高拔高再拔高。走在路上,看到与你相似面容的人,我从最开始的惊讶流泪,到微笑欣慰;画展里看到与你相似的面孔,会停驻很久很久,内心的思念翻涌再翻涌。
一直都觉得你在我身边,从未离去。
现如今,我想念你的方式不再是注视与你相似的面容,而是在每一个爱我的人将爱意回馈到我身上的瞬间,都能想到你。
谢谢你,教我爱,让我拥有爱,拥有像你一样爱我的人。
电影《八月》
@王小泡:
我回忆爷爷的时候
那个在自行车上载着我到处跑和躺在床上的人总是会交错出现
我最喜欢骑自行车了 爷爷也喜欢
有一年大年三十 我爷我爸我三人骑车去海边
再骑回来 三人累够呛 我第二天早上生理期痛经
我爸被我妈痛骂 再不允许他带我出去疯玩
但妈妈管不了爷爷 爷爷出门会买各种好吃的回来
那些妈妈不让吃 但我总馋的 爷爷总会买
会把苹果削皮给我吃 我们家只有他给我削苹果皮
过年前后会买小呲花 他吃完晚饭会陪我下楼玩
夏天会批雪糕 他总吃红豆冰棍 奶奶也经常带我去批发雪糕 小时候的暑假我总在爷爷奶奶身边度过 记忆里冰箱永远装满了雪糕
爷爷长得特别小 比我还要矮一个头
但我看到户口本上写的身高是 160cm
爷爷 如果不是因为看到上面印着“注销”两个字
我肯定会哈哈大笑的 说你的官方身高怎么这么高
你一辈子从来不说谎的 怎么身高说谎啊
我爷爷一辈子不说谎 年轻时候做办公室主任
不往家里拿一分钱的东西 奶奶总会训他老古板
但总会和我表扬爷爷 是个大好人
但大好人爷 得帕金森快 20 年
这个把拳王折磨得不行的 折磨我爷爷 20 年
他变得暴躁会打 会在嘴里骂人 但骂得都是过去的事 医生说爷爷大脑不清楚 他时间混乱了
我觉得是他年轻时候太老实了憋得慌受委屈了
我们家人都说 我这个性格像极了爷爷
不会吵架 总生闷气
爷爷 你别气了 你看你走的时候
这么多人来看你 帮爸爸埋葬你 爷爷下辈子只做自己不做好人
@小野:
可是啊
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人
又怎么能停得下来呢
@青格:
父亲车祸去世那天天空飘起初雪,少年的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表现得非常淡漠,此后很长时间情感淡漠成了我的固态,现在想那是少年时的盔甲,随着自己被人爱、为人母已经悄然褪下,置于某处。
@反骨巫:
那天中午我赶上了哥哥的最后时刻,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都很忙,先去打印店买了相框打印照片,然后不得不跑了三四家糕点店买不同种类的糕点,蹿了两条街的水果店凑不同的水果,还有便利店的烟、杂货铺的毛巾…...大下午的,头上是蓝天白云,空气中风平浪静,我在人群中穿街过巷,脚步又快又慢,又重又轻。在巨大的悲伤前,我得先做个大人。
@红豆味儿:
父亲走的第七年,第一次没有回老家过清明。幼年时的清明,父亲带着我给从未见过却在姑姑们言语中鲜活的奶奶上坟,小孩们在乡间小路上嬉戏,下雨天就是满脚的泥,大人一次次点燃被吹风吹灭的香烛,山上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在我的记忆里,清明更像是一场春天的相聚。爸爸在春天出生,在春天快结束的时候离开,在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理解他的时候离开。孩子也从未见过外公,他知道外公爱钓鱼,喜欢骑自行车,书法写得不错,他也知道,另一个世界也有一个爱他的人。仅仅这些好像也够了,还好我们总在以各种方式相聚。
加入 2025 单读全年订阅
我们总在以各种方式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