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马斯克化身两种角色:一位志在星辰大海的梦想家,和一位引发众怒的争议人物。一边,这位特斯拉与SpaceX的掌门人宣布一项大胆计划——到2026年底,星舰搭载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登陆火星,迈向人类多行星未来的第一步。另一边,他却面临席卷全球的「狙击特斯拉」抗议潮,示威者从旧金山到柏林高举标牌,上面写着「送马斯克去火星」。马斯克居然回应了,在X上抛出六个字的俏皮话:I’m trying, I’m trying(我在努力,我在努力 )。
这场火星雄心与地球纷争的交汇,勾勒出2025年的马斯克悖论:他既为殖民火星挥洒热血,又因政治角色点燃分歧。抗议声浪高涨,火星计划提速,一个疑问浮现:马斯克的星际蓝图,能否冲破他在地球激起的风暴?
●街头呐喊:送马斯克去火星
「狙击特斯拉」运动今年3月底席卷多地,抗议者直指马斯克在第二届特朗普政府中的角色。作为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他力推削减联邦开支与机构改革,批评者称这动摇了民主根基、移民权益和弱势群体保障。从西雅图到迈阿密,200多场抗议如野火蔓延,部分演变为暴力。柏林的特斯拉门店被喷漆,洛杉矶的示威者号召车主卖掉车辆和股票。
在这片喧嚣中,「送马斯克去火星」的标牌格外刺眼。表面是个玩笑,呼应他火星殖民的公开梦想,深处却藏着尖锐批判。抗议者似乎在呐喊:与其干涉华盛顿,不如去造你的飞船。「他们想说,『别管我们的民主,去折腾你的火箭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家莎拉·克莱因博士解读道。X平台上,这种情绪被放大,用户@CampaignForUkr调侃:「顺便带上特朗普和普京」(2025年4月9日)。
这句口号之所以火爆,部分源于它的反讽意味。X用户@DogeDesigner一针见血:「唯一在造火星火箭的人,不正是马斯克吗?」的确,SpaceX是最近十年唯一有望叩开火星之门的力量。抗议者的嘲讽,无意中成了对马斯克太空探索角色的肯定——这一点,他用两个笑脸表情,欣然接招。
●火星前哨:机器人开路
当标牌在街头挥舞,马斯克正忙着勾勒火星计划的下一幕。3月15日,他在X上宣布:「星舰有望于明年年底搭载Optimus探索机器人前往火星!」一旦成功,这场无人任务将创下私企首次登陆外星的壮举,为2029或2031年的人类登火铺路。
主角Optimus擎天柱是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专为危险或枯燥任务而设计——从工厂流水线到重物搬运。身高1.73米,搭载自动驾驶AI,能以每小时8公里行走,举起20公斤货物。2025年,特斯拉计划量产数千台,马斯克戏称首批为「罗马军团」。在火星,它可能搭建居所、安装太阳能板、勘探地形,把科幻变成现实。
星舰本身同样野心勃勃。这款超过120米高的可重复使用巨型火箭,专为跨星际运输设计。然而,研发路途坎坷不平,自2020年以来的试飞多次炸毁或仅部分成功,火星任务还需攻克稀薄大气中的精准着陆——连NASA都为之挠头的难题。「马斯克的时间表大胆到近乎疯狂,」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学家克里斯·英佩直言,「星舰需要完美测试几十次,Optimus要在火星的极寒和辐射里活下来。」
尽管挑战重重,马斯克的宣布仍点燃了支持者的热情。X上,粉丝称其为「改写历史」,用户@InfinityTimesMe打趣:「他们喊送他去火星,他却先送机器人」(2025年4月13日)。对于马斯克来说,这不只是技术挑战,更是使命驱动。他常说,火星殖民是人类躲避灭顶之灾的保险单,以应对小行星撞击或自我毁灭等威胁。「这关乎意识的延续,」他在2024年特斯拉股东会掷地有声。
●马斯克的两面:未来创造者还是麻烦制造者?
马斯克的火星梦与政治风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皆源自他重塑未来的冲动。粉丝视他为全才,破解电动车、脑机接口、星际旅行的世纪难题。批评者却说他是个越界的亿万富翁,在分裂的世界里操弄权力。「送马斯克去火星」的标牌,浓缩了这种对立:既泄愤于他的政治理念,又折射对其成就的复杂情绪。
数据勾勒出这种张力。2025年4月皮尤民调显示,52%的美国人佩服马斯克的创举,61%却忧心他的政治角色。与此同时,抗议潮让特斯拉股价下跌8%,部分车主加入「特斯拉出逃」,卖车以示抗议——彭博社称之为市场新趋势。但SpaceX估值稳在3500亿美元,NASA合同与私募资金为其撑腰。
马斯克对抗议的回应——那两个笑脸表情——透着精明。「他在化解紧张气氛,同时巩固个人品牌,」克莱因说。通过「我在努力」的玩笑,马斯克既呼应了火星梦,又巧妙回避批评。这是他在X的拿手戏,2.2亿粉丝的舞台总能化风波为流量。他晒儿子X穿「占领火星」T恤的照片,信号再明白不过:他的心在星空,不在街头。
●前途未卜:火星还是泡影?
2026年并不遥远,火星计划步步惊心。星舰需要攻克轨道加油与再入着陆火星,Optimus还得适应零下62摄氏度的火星夜与漫天沙尘。即使机器人登陆,人类殖民仍需几十载、数万亿资金——马斯克指望政府与投资人买单。「他在世纪豪赌,赌一把大的,」前NASA副局长洛里·加弗说,「一次成功能够引来金主,一次失败也能全盘皆输。」
地球上,抗议或将加剧。DOGE计划砍掉30%联邦职位,激起工会与活动人士的强烈反弹,更多「狙击特斯拉」已在酝酿。马斯克的政治立场,与特朗普议程捆绑,或将疏远曾为他绿色科技喝彩的中间派。「他在走钢丝,」加弗说,「越陷党派泥潭,越难为火星聚全球之力。」
但马斯克从不退缩。3月抗议者烧毁特斯拉车,他斥为「世界末日」,却在X上加倍宣扬愿景。他称火星为「新世界」,暗喻殖民时代的豪情,流露出深层信念:历史向来垂青冒险者,批评算什么?
●悬而未决的传奇
马斯克站在命运的岔口。一旦火星梦圆,他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哥伦布或达芬奇,改写人类在宇宙的角色。但在地球,他的政策、形象与权力的博弈,可能让这个传奇褪色。「送马斯克去火星」的标牌,不止口号,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世界如何面对他的超凡影响力。
此刻,马斯克毫不动摇,在抗议声中继续发帖、调侃、筹谋。无论擎天柱机器人踏足火星,还是在地球的现实引力下踉跄,有一点毋庸置疑:这位追逐新世界的狂人,注定继续撼动旧世界。
○部分资料来源:
路透社:星舰携特斯拉机器人,2026年底登陆火星:马斯克(2025年3月15日)
《卫报》:全球特斯拉门店遭抗议,挑战马斯克(2025年3月29日)
《纽约时报》:二手特斯拉市场升温,车主卖车抗议马斯克(2025年4月6日)
《新闻周刊》:马斯克将送Optimus机器人上火星:须知要点(2025年3月)
《华盛顿邮报》:特朗普2.0背景下的马斯克特斯拉,遭抗议冲击(2025年3月28日)
X用户@DogeDesigner、@InfinityTimesMe、@CampaignForUkr的帖子(2025年3-4月)
皮尤研究中心民调(2025年4月)
访谈莎拉·克莱因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克里斯·英佩(亚利桑那大学)、洛里·加弗(前NASA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