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至13日,“湖北美术学院2025跨学科与跨文化(IDNC)国际会议”在武汉举办。会议以“面向未来的跨学科与跨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为主题,探讨技术革命加速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与教育的新使命。会议包括开幕式、主论坛、青年论坛、主题展览等多场相关活动。来自中国、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日本、新加坡等10个国家的30余位嘉宾对各自领域与文化背景的学科前沿话题展开学术讨论、案例分享。会议由湖北美术学院主办,国际艺术与设计院校联盟、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指导。开幕式由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峰主 持。


开幕式嘉宾合影

开幕式上,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启红致辞并宣布会议开幕。他表示,当下科技革命与新经济形态相互交织,艺术、科学、技术之间相辅相成、协同共进,本次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展示与交流平台。他提出了三点期许:一是以深厚的文化根脉滋养创新活力,让文化成为创新的源泉;二是推动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以此重构教育生态体系,为教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三是注重实践育人,通过实践活动培育出更多栋梁之材,贡献湖北的智慧与力量。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表示,在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推进5周年、DeepSeek问世的背景之下,数字技术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挑战与机遇。湖北美术学院在艺科融合方面积极探索,成立“创新学院”,布局交叉学科专业,推进“艺术+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期待各位学者深入交流,探索艺术教育改革创新途径,为全球艺术教育发展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中国创造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发表视频致辞表示,在当前多元共生的世界格局中,我们更应倾听多样声音,探索特色表达,唯有坚持“做特色、做自己”,方能突破设计边界。他期待与各位同仁共同见证设计教育的创新突破。

湖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汉尼·维贾亚表示,此次会议与“THE OUTSET”国际共创设计展及新PI研究实验室“开放研究文化与分析(ORCA)”的成立相呼应,旨在探索不同领域的融合,推动国内外合作研究的新发现与进步。




签约仪式现场

开幕式过程中还举行了国际合作签约仪式,包括湖北美术学院ORCA研究实验室同奥地利林茨艺术与工业设计大学达成合作,湖北美术学院创新学院与东京工业大学、匈牙利佩奇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以及武藏野美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伊藤真一的聘任仪式。会议还特别推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跨学科协同创新与跨文化互鉴共生倡议》,并签署倡议书。


主论坛现场


圆桌会议现场

在4月12日至13日举行的主论坛上,来自国际艺术与设计院校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学院和机构的22位学者专家分别发表主旨演讲。第一场主论坛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巩淼森担任主持,第二场主论坛由奥地利林茨艺术与工业设计大学教授阿玛利亚·巴尔博扎担任主持,第三场主论坛由湖北美术学院创新学院副院长詹旭军担任主持。三场论坛分别围绕“技术迭代中的文化韧性”“全球本土化的身份建构”“边界突破与未来挑战”展开讨论。随后,就“应变与洞见:学科交叉中的艺术设计教育”主题举行了圆桌会议,邀请来自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数字艺术产业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学院的六位学者嘉宾交流观点和分享智慧。


青年论坛合影

青年论坛于4月13日同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设计研究的青年学子和教师以“探索未至之境”为主题带来了精彩报告,呈现出艺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丰富成果。论坛由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教授卡尔·斯托克主持。在艺术与哲学交融方面,青年学者反思生成式AI艺术的生态价值,深挖艺术的哲学内涵。在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他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转化,为文化传承创新出谋划策。在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前沿探索方面,青年学者聚焦AIGC辅助绘画、数字孪生赋能创作、算法对摄影审美的重塑等议题,探讨科技赋予艺术创作的新动能。

与本次会议相呼应的还有一场主题展览,湖北美术学院携手匈牙利佩奇大学,共同策划并推出了“THE OUTSET”国际共创设计展,旨在以先锋实践探索未来艺术教育 的新范式。展览以“开端·共生”为核心理念,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方式呈现,全面展现了华中地区艺术教育对于未来性的深入探索。


展览现场


闭幕式嘉宾合影

闭幕式上,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曹丹表示,由湖北美术学院主办的本次会议聚焦三大核心议题,全程获30余所高校、组织机构支持,主论坛由30余位专家学者发表演讲,青年论坛与作品展、工作坊等活动也顺利举行。会议的举办标志着湖北美术学院在艺术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国际化办学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会议将为全球艺术教育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人类文明在数字时代实现更高水平的互鉴共生。

图片由湖北美术学院提供

编辑 | 张湫逸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蔡培新

初审 | 李振伟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