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图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作为从小在多子女家庭长大的孩子,我一直觉得兄弟姐妹之间的那种守望相助特别美好。
过去的11年,我先后有了两个孩子图图和小树,养娃路上虽然有挑战,但我收获更多的是甜蜜,尤其是看着他们俩,用稚嫩的小手牵起彼此的童年,那份幸福感胜过万千言语。
所以当三胎政策放开后,我心里隐隐有种想要三胎的冲动,为此,我们还专门去医院做了身体检查,最终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还不错,医生说备孕三胎没问题。
有段时间没跟大家聊这件事了,很多姐妹都悄悄留言问我进展,还有的姐妹也打算一起拼个三胎。
先统一做个回答,虽然还没等到小生命的到来,但我想要三胎的念头依然没有放弃,甚至还在空余时间认真思考了一下,“假如我有三胎”要怎么重新养一遍孩子。
无论是养第一个孩子还是第二个孩子,其实我们都难免会走一些弯路,养老大的时候没经验,养老二的时候虽然有经验,但是很多个性化问题还是处理不好,但如果有了老三,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是个熟手了。
这些天,我还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如果有第三个孩子,我会怎么养这件事。
今天,就把我的答案和大家一起分享。
假如有老三我打算这么养
0-3岁,在生命最初种下三颗“种子”
▍1、花更多时间去陪睡
0-3岁是孩子亲密感、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这种感受可能不会在学习上展现出来,但它一定是孩子人生的底色,而且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自身的性格发展,为他未来经营各种亲密关系奠定基础。
所以假如我有老三,可能会在考虑身体和工作的前提下,每周尽量抽出两天时间来陪孩子入睡,在我看来这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在生命初期给孩子蓄满“情感电量”。
▍2、带孩子亲近自然,激活原始生命力
前段时间我带老二去公园,我突然发现他看到树不敢爬,也不会爬,但对于我们这代80后来说,爬树就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干的事。
后来我就在想,这可能正是现在教育欠缺的地方,当孩子的童年只剩下在钢筋水泥间里学习,他们失去的不是弄脏衣服的机会,而是与自然对话的机会。
自然是有灵性的,其实应该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尽情地在泥巴里躺一躺,去沙滩边上玩一玩,想爬树就爬树,想掏鸟窝就掏鸟窝,让孩子在自然中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感受四季的变化。
这些亲身体验比书本上的知识更生动、更深刻,而且一定会成为他们童年特别宝贵的记忆。
▍3、多去和孩子交流
表达能力好的孩子,一般都是从模仿家人开始的,这种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0-3岁时,我不会强迫Ta学习,或者一定要给Ta读纸质书,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把孩子当成朋友,当成一个成年人,遇到事情就和Ta分享、聊天。
最好的语言启蒙,在全家人围坐吃饭的絮叨里,这些日常的“废话”,是比早教更重要的启蒙。
Ta可能不一定全部都能听懂,但是这种交流和表达的训练,会在孩子的成长中慢慢发挥作用。
3-6岁,“反套路”启蒙
▍1、数学优先,3岁做数学启meng
3-6 岁是孩子启蒙的重要阶段,我会选择在3岁时先进行数学启meng。
数学启meng不仅仅是教孩子数数,更重要的是培养数感、数学思维和空间感知能力。
这些能力一旦形成,就会伴随孩子一生,让他们在日后接触数理知识时,能够举一反三。
当某一天孩子能算出“蛋糕怎么切最公平”,出门能发现 “红绿灯交替的规律”,数学就不再是课本上的符号,而是生活的智慧。
▍2、5岁英语启蒙,系统学习更高效
5岁进行英语启蒙,可能和很多专家说的 “3岁是英语启蒙黄金期” 相悖,但我有自己的考量。
我所说的启蒙是系统的启蒙,5岁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强,两个月学到的内容可能比3岁孩子半年学的还多。
英语学习需要高频不间断,3岁开始启蒙,如果只是磨磨耳朵,断断续续,效果并不理想。
倒不如5岁的时候开始启蒙英语,5-6岁集中精力练听说,6岁开始加分级阅读,7岁开始加读写加教材。
这样紧凑且不间断的学习,绝对比拖拖拉拉、零零散散的英语启蒙效果好。
▍3、戒断亲子共读,让孩子自由阅读
现在很多观点都说,要从小培养亲子阅读习惯。
当然,这会是一段很温馨的亲子时光,不过我却比较担心,孩子过于依赖听妈妈读故事,最后转到自由阅读的时候,会经历跟断奶期一样的痛苦。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会要求Ta自由阅读,比如我们家就是每天固定时间有一个手机戒断期,在这半小时里全家人都放下电子产品,各自读书,读什么都可以,哪怕孩子看漫画都可以。
这样做,一方面能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从小明白读书是自己的事情。
6-12岁,小学阶段稳扎稳打,逐步提升
▍1、1-2年级搞定英语
一二年级,孩子的时间充裕,课程也比较轻松,这个阶段一定要抓住时机强化英语学习。
前面说了从5岁开始启蒙英语,有了一些基础,那么到了这个阶段要开始上强度了,英语该写就写,该做练习做练习,该练听说练听说。
既然聊到这了,我就多说两句,其实最近我也在想什么时候该给孩子上强度,虽然我一直反对ji娃,但如果孩子要走中高考这条路,适当的强度训练是必要的,因为他最终是要走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条路的。
与其让孩子到五六年级的时候,突然转变到高强度,倒不如一二年级的时候慢慢地上强度。
比如:一年级时,除了运动,每天可以让孩子固定一个小时学习,半小时学英语,半小时学语文和数学;
二年级时,每天学习时间增加到两个小时。
低年级的“坡度训练”,不是提前抢跑,而是让孩子学会调整呼吸节奏,这样到了高年级就有心理准备,适应得也更好。
▍2、3-4年级定目标
进入三四年级,孩子的学习任务加重,学校也有考试了。
这个时候,家长要开始思考孩子中学去哪里上,中考的目标是什么,有没有小sheng初的压力和择校的需求。
如果有择校需求,就可以着手做准备了。
另外也可以让孩子接触浅ao了,小学数学课本难度有限,浅ao可以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考习惯。
▍3、5-6年级出成绩
五六年级,也是我们家老大现在正在经历的阶段,即将面临小sheng初的选ba,这个阶段最好是让孩子在某些方面出一些成绩。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一方面是应对小sheng初的选拔,有的学校可能会需要一些相关的能力证明,具体的信息大家自己了解;
另一方面,出成绩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因为孩子学习的内驱力,需要“正反馈”的滋养。
所以假如有老三,我会鼓励他参加英语、数学、科学等方面的考试或jing赛,让他在准备过程中发现:原来我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
同时,要加速搞定英语,目标是让孩子在五六年级达到中考英语水平,大概是接近KET的水平,这样到了初中,孩子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难度更大的理科学习上。
此外,有条件的话,数学可以往前学一学,物理也可以做一些启蒙。数学就不多说了,从小学到高中永远的主科,而物理不管是从今年的北京新中考改革来看,还是高考3+1+2的形势来看都很重要,所以提前做物理启蒙,也是为初中学习减轻压力。
最后:
总之,假如我有老三,一定不是简单的经验复制,而是提前规划,用心陪伴,帮助孩子避开成长路上的“坑”。
也许若干年后回头看,今天的教育理念早已过时,但此刻的思考可能是妈妈能给孩子,最独特的成长礼物。
姐妹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重来一次”会怎么养育孩子?评论区一起聊聊。
下面是一条直播预告:
姐妹们,这周的第二场直播,我们给大家带来了校内外数学ai精准练专场,它由课标组组长史宁中教授亲自带队指导,针对新ke标改革后的学习方向,联合多位北大的大咖老师打造了一套母题库,不主张刷题,而是精准练习。
它能够和校内的学习完美搭配,帮助孩子查漏补缺,适合90%的孩子使用,目标是校内优秀。而且性价比非常高,普通家庭也能够轻松上车。
直播的时间是:4月18号(周五)早上8点20。
感兴趣的姐妹先预约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