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思维启蒙 劳动教育赋能——宜宾市南溪区长江学校开展数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公开课
2025年4月10日,宜宾市南溪区长江学校一年级6班的教室里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一年级数学《分类》与劳动教育融合公开课正在精彩进行。此次公开课吸引了众多老师前来观摩学习,共同见证数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的奇妙碰撞。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当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已成为教育核心目标。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关键构成,怎样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是教育界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南溪区长江学校敏锐洞察这一趋势,积极开展了此次融合公开课,致力于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同步提升劳动技能与劳动意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上,陈功虎老师巧妙地将数学《分类》知识与劳动场景深度融合。开场,陈老师借助卡通人物视频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让教室变得整洁有序,顺势引出分类概念。“整理书包”环节,学生们分组行动,依据学科、书本大小等不同标准,对书包内物品进行分类整理。这一过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分类方法,还切实体会到分类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实用价值,真切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整洁与便利。
此次公开课成果斐然。在知识掌握层面,学生们对分类知识理解更深刻、运用更娴熟。课后小测验显示,多数学生能精准阐释分类标准,灵活运用分类方法处理简单问题。于劳动技能培养而言,学生们学会了整理书包、分类垃圾等基础技能,劳动意识大幅提升。不少学生称,回家后会主动帮家长整理房间、做好垃圾分类。
南溪区长江学校此次数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公开课成功举办,堪称具有开创性的教育实践。它为该校后续教学改革明晰方向,也为其他学校开展类似教学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未来,长江学校将持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着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助力每位学生在多元融合教育中茁壮成长,夯实其未来发展的根基。(来源:宜宾市南溪区长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