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025年漯河市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素养提升培训活动举行。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阳,漯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东,漯河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刘盘松等出席。
赵阳在讲话中指出,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更新教育理念,深化科学教育教学改革;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拓展科学教育的渠道;完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抓好科学素养提升工作。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积极交流,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同时,也希望大家以这次培训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的素养和教学能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科学教师,为河南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海东在致辞中强调,要准确把握科学教育战略定位。科学教育要实现全学段覆盖、跨学科融合和多场景实践,通过跨学科、跨学段、实操性主题学习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科学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中,使学生明白科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要创新开展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育科学精神、科学作风、科学思维、科学素养。要引导学生形成严谨、客观的科学作风,让学生形成逻辑性、系统性、实证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模式,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科学教育要实现跨学段、跨学科深度融合。相关学科教师要树立科学教育融合思维,打破学科独立壁垒。要将科学教育评价纳入教育评价综合改革,要将评价重点从学业成绩和知识掌握,转向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表现,切实做好教学评结合,持续提升育人成效。要推动学习成果转化教学实践。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推动探索项目式、跨学科学习,促进学科有机融合;要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必备项目,拓展科学学习场域,不断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
刘盘松主持会议。漯河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张洁春,郾城初中党支部书记、校长王晓涛进行了发言。河南省实验小学教师琚彬做专题讲座。现场观摩了3节课堂教学实例,专家进行了点评。本次培训涵盖了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信息科技/技术、劳动、初中数学、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学、初中地理、初中信息科技/技术十个学科,培训内容丰富,专家们和老师们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使老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对进一步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探索义务教育新路径有了思路和方法。(图/杨昆龙 陈明)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