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提议,打赢关税战的核心在于恢复房地产的支柱地位。说这话的是房地产领域的大专家孟小舒先生,咱们来看看他是怎么阐述的。

他认为房地产是中国的重要领域,是制造业的最大订单来源。所以现在赶紧恢复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还来得及,依靠内需来应对必然会出现的对美出口下滑。在努力营造中国产品走向其他国家、建立新的国外出口生态之时,先稳住自己国内的局面。

中国制造业持续旺盛,使得中国在世界十大港口中占据七个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出货量呢?因为以重化工为主的产出,成为中国这些年的发展重点。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重化工产出,像水泥、钢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呢?

这是因为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业市场,房屋不断建设。正是有了这么多产业的发展,才有了税收,才能有钱去研发更尖端的东西。这些都是在中国支柱产业持续旺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税收增加、人民就业和收入逐步上升的情况下实现的。

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尽快恢复国内市场呢?有人说老百姓要消费,那最大的消费是什么?是买房。鼓励老百姓买电器,可老百姓不买房,凭什么买电器?买了空调,不买房能挂哪儿呢?一旦买了房,包括保障房,就能拉动空调、电器的购买,这比现在推进的以旧换新效果更明显。房屋更新也会带动一大批电器和家居的更新。

他还提到,美国之所以能凭借其政策体系与全世界抗衡,主要是因为美国这些年房地产市场旺盛,带动了整个经济的繁荣。美国房地产业自2008年次贷危机崩盘后,4年后开始恢复增长,从2012年一直发展到现在,已经持续了13年。这13年里房价稳定,使得整个经济稳定,老百姓也敢于消费。

疫情期间政府发钱,美国人不存钱,因为有房子在,房子保值。这也启示我们,要稳住老百姓的基础资产,也就是96%的城镇居民和90%的低收入群体所拥有的房产,不能让他们的资产进一步缩水,不能以打压房价让他们资产受损为乐。

另一方面,我们真正的底气来源于内需。2020年中央就明确指出,要把发展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营造以国内内循环为主、由内循环带动双循环的良性发展模式。

这位专家表达的大概意思是,应对关税战应大力发展楼市,把房价和销量都拉起来。他觉得美国经济的底气源于房地产长期稳定,带动了消费和经济,中国也应稳住居民房产价格,恢复房地产支柱地位,依靠内需应对出口压力。房地产是最大的内需,能带动制造业和就业,保障房可拉动消费和投资,形成内循环。

这话听起来漂亮,实则漏洞百出。

首先,美国经济的底气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房地产可能是其中一方面,但肯定不是美国经济的主要底气。我们清楚,美国经济主要依靠股市、科技以及庞大的消费,房地产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占比并非最大。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买房不管怎么刺激,出台多少政策大招,最终都得用钱买吧。一直以来,能全款买房的人都不多。以前居民杠杆率低,经济增长快的20年,很多人可以贷款买房。但现在居民杠杆率已将近70%,而且这几年居民收入不增反降,如今能贷款买房的人应该不多了。只谈财富总量,不谈分配,是毫无意义的。

我个人认为,孟专家的提议缺乏可行性。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