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政委、教导员和指导员都是干啥的?为何是解放军的灵魂人物?具体职责被西方抹黑带偏!

在我军各级建制当中,除了会有一位军事主官外,一定还有一位与之平级的政治主官。他们既是军队政工干部的代表,更是各级单位中政治工作的核心,具体分为政委、教导员和指导员三类。



这三个职务的共同点都是党在军队中的代表,核心任务也都是确保部队能够听党指挥,并保持思想统一。但他们由于对应的层级和侧重点不同,职务名称也相应不同。

其中政委是团级以上单位的政治主官,也就是说团、旅、师、军级单位才有政委,相当于所在部队的思想大脑。他们既然和军事主官,比如团长、师长等平级,也就共同管理所在部队。

担负的职责主要是干三件事,一是抓政治方向,比如组织学习党的政策思想,关注官兵的思想状态。二是管干部选拔,比如考核谁适合当连长、营长。还有就是协调军民关系,比如参与抢险救灾时和地方政府对接。



当然政委最牛的地方还不是其管得多,而是其和军事主官一起工作,遵循的是双首长制,所有重大命令必须两人一起签字才生效。

如果两人意见冲突,政委有权叫停军事命令并上报。而且各级军事单位一般都是由政委担任党委书记,军事主官则任副书记,党委工作也明确规定应该是政委组织,并由其召集主持党委会议。

而教导员则是指营级单位的政治主官,是营级单位的思想管家。他们的级别和营长平级,职责和政委类似,但更贴近基层。

重点任务是组织营里的党课学习,处理官兵思想问题,以及指导连队指导员的工作。其在打仗时还要协同营长指挥,同时负责战场动员鼓舞士气。



至于连指导员,则更像是连级单位的“知心大哥”角色,当然其也是和连长平级的政工干部。日常更多时间是泡在士兵堆里。主要工作包括每周给战士上政治课,组织篮球赛等文体活动,以及调解战友矛盾或找新战士谈心等,更加细致入微的政治思想工作。在战时如果连长牺牲了,指导员还可能要接管指挥权带兵冲锋。

那么我军之所以要设立这样的政工制度,最早是源自红军建立时,对苏联红军政委制度的参考。但是我军的政工制度和苏联政委制度并不完全是一回事,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主席为改变旧军队一盘散沙的问题进行了三湾改编,并规定了支部建在连上。

要求每个连队都有党员组织,这也就是我军指导员的雏形。1929年古田会议后更是明确了“党指挥枪”的原则,政委开始有实权,可以直接否决军事主官的错误决定。



政治主官也成为了思想防火墙和战斗力倍增器。但是在西方意识形态里,政委等政工干部直接被视作监军或督战队。比如在西方电影《兵临城下》里,就把苏联政委拍成躲在后面枪毙逃兵的恶魔,这其实是典型的意识形态抹黑。

事实上二战中苏军政委死亡率高达87%,比普通士兵高3倍,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必须带头冲锋。而德军如果抓到苏军政委甚至直接枪毙,就是怕他们继续组织战俘反抗。



而我军的政委和教导员等政治主官,则是有血有肉的战斗指导员,既抓思想也讲人情。通过他们的工作把党的意志渗透到每个战位,才能真正形成强大的军队。

看了我军政治主官的职责,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中国军网,传承好“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 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9-03/05/content_228650.htm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坚决扛起人民军队政治机关制使命责任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5/0328/c40531-40448639.html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