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丁承和 牙桂秧

“天峨风景好,成群的蓝刀鱼结伴游弋的画面让人震撼。同时,这里治安好,老百姓特别热情,倍感亲切,等‘珍珠李’成熟了我还要再来。”4月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云榜码头,来自四川的游客蒋先生说。

天峨县地处广西西北部,是水库移民重点县、林业大县、接边地区。近年来,天峨县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打造“平安天峨”目标,顺应形势、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举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平安建设成色更足

天峨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解民忧、守民安上下功夫,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名列广西前列。

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上,天峨县切实抓好因矛盾纠纷引发案件的预防治理,形成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2024年以来,天峨县排查隐患50余次,排查出重点风险隐患41个,化解风险隐患11个,连续2年命案“零发案”。

同时,天峨县探索建立跨区域禁毒协作机制,在联动打击、管控、防范上下功夫,形成跨区域毒品严打整治新格局。截至目前,本地吸贩毒案件连续2年“零发生”,连续3年无复吸人员,毒品原植物“零种植”“零产量”。

基层社会治理更加多元

“收到来路不明的链接、短信、电话一定不要点击或接听。”4月2日,天峨县向阳镇燕来村“围炉话治理”活动现场,天峨政法干警与村“两委”干部、警务助理、村民代表等围炉而坐,一壶清茶大家饮,你一言我一语,就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维护村屯治安展开讨论。

2024年以来,天峨县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搭建“一张桌子+一壶清茶+N名政法干警、群众”的“围炉话治理”平台,全力以赴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把矛盾化解在群众身边。2024年以来,天峨县收集社情民意、意见建议4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288件,解决群众问题和困难280余个。

与此同时,天峨县完善网格职责任务和工作内容,构建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大事小事不出“格”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将全县划分为442个网格,实现全县网格化全覆盖。每个网格配置1名网格员,网格员由村“两委”干部等担任。2024年,网格员调解纠纷430件,调解成功430件,调解“三大纠纷”162起。

服务效果更明显

“你好,我与印某因土地纠纷始终怀有怨气,你们能不能上门帮调解一下?”2024年10月28日,天峨县向阳镇林谭村纳么屯村民孟某将诉求反映到向阳镇综治中心。

接到村民孟某反映后,向阳镇综治中心组织当地特约调解员参与调解,运用当地方言拉近双方距离,深入了解原委,找到症结。

向阳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与调解员一同就孟某与印某因土地纠纷造成的损失,向双方分条析理、点面俱到地分析、解说。在经过一轮摆事实、讲道理、释法律,分析利害关系后,当事双方均同意作出让步,握手言和。

有长寿之乡美誉的天峨县,居住着壮族、汉族、瑶族、苗族、布依族、毛南族等29个民族。天峨县以“围炉话治理”活动为纽带,打造富有民族团结特色的“石榴籽工作室”,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政法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将各村“两委”干部、网格员、警务助理等力量吸纳进基层平安建设队伍中,努力打造多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通过开展“围炉话治理”活动,天峨县9个乡镇95个行政村(社区)1591个村民小组组建1671人的联防联控队伍,使治理工作延伸至街头巷尾、田间地头。2024年以来,“石榴籽工作室”解决群众诉求300余件,办结296件,办结率98.6%,问题在村里基本得到解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