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考县红庙镇的偏远农村,坐落着一所仅有一栋二层教学楼的牌坊小学,楼前是一个300平方米的水泥空地。今年以来,这个学校积极创新,主动策划并开展校园地绘游戏文化建设,用彩笔将一个个有趣的传统游戏“画”进校园之内,既满足了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又推动了课间体育活动的精彩开展,进一步丰富学生校园课间生活。

萝卜蹲、投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走进牌坊小学大门,只见学生们利用课间时间,正在水泥地上一个个彩绘的游戏区内玩耍,趣味横生,水泥地变成“游戏场”。


牌坊小学校长杨华介绍,教学楼前的水泥地是学生在课间唯一的聚集地,过去,一下课学生们就在楼前追逐打闹,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彩绘游戏区,实现空间再造,学生们一起参与传统游戏,不仅增强趣味性,还能强身健体,为课间增添了不少欢乐。

今年以来,面对“无操场、无器材、缺师资”的困境,牌坊小学师生们积极创新,掀起一个“低成本、高参与”的课间体育教育变革,不仅解决了无运动场地的难题,更让孩子们在跳跃、奔跑中增添活力与欢笑。

以立体跑道游戏区为例,师生们在水泥地上绘制“迷你跑道”,用白色颜料划分出两个50公分的跑道,学生可在此进行跑操、短跑、侧滑步、高抬腿等训练。

在划定游戏区时,杨华介绍,不是简单的游戏复制,还要调整优化,例如“跳房子2.0版”,在水泥地上用粉笔画出多格组合,加入“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规则,融入跳格子算术题和团队合作任务。再如投沙包,设计“精准投掷赛”“移动靶心投准”“沙包接力传”等玩法,结合数学坐标定位提升趣味性。

目前,牌坊小学已整理出十余种传统游戏改良方案,如“两人三足障碍赛”“滚铁环迷宫挑战”“跳皮筋”,形成经典游戏库,确保每日活动不重样。

课间游戏正改善学生体质。“根据一个月的观察,学生在一年后,预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将提升21%,肥胖率下降15%。”杨华说。

如今,校园地绘游戏已成为牌坊小学的校园文化符号,吸引周边农村小学来取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