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收到了一颗被酒精浸泡的头颅,原来,这是军阀马步芳在向蒋介石邀功,而这颗头颅的主人,就是红五军军长董振堂。
案桌前的电报是跟这头颅一起送来的,马步芳就是估摸着时间准时来邀功的,而蒋介石看着那颗头颅,心里却是不住的惊惧。
本来老蒋以为这会是自己极为好用的一把刀,怎么也没想到这把刀硬是把刀刃转向了自己,最后更是以这样惨烈的方式再见。
董振堂的作战风格一向都十分勇猛,更是立下了不少显著的战功,他原先出生在农民家庭,但在军校中历练出来,毕业后在冯玉祥手下靠着军功一路升任至师长。
他一心想的都是保家卫国,打击日寇,可偏偏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蒋介石在1931年非要他去江西“剿共”,这让他十分不满,他并不想打内战,于是选择了强烈抵制。
甚至在9·18事变之后,蒋介石的首要目的依旧不是抗击日寇,依旧高喊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这一切让董振堂失望至极,也彻底清醒,他在江西宁都振臂高呼,正式起义。
董振堂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了全部的身心,多次率部拿下了不少战役的胜利,也在1932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长征中,董振堂率领部下担起了后卫任务,以血的代价在湘江战役、强渡金沙江等战斗中,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了汗马功劳,“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便是夸赞他率领的红5军团。
1936年12月,这时候的红5军团已经编入了西路军,并且作为先锋部队向着西北进发,董振堂积极地组织群众力量,建立起抗日武装队伍。
马步芳收到消息之后十分兴奋,在他手下遇害的红军数不胜数,手段更是残暴得让人不寒而栗。
1937年1月12日,马家军的大批军力朝着董振堂所在的高台城而来,毫不犹豫地展开了一场厮杀,高台城很小,城墙也很低,是一处难守易攻之地。
城中的百姓们都帮着将士们递家伙事,就连家里的门板都拆了下来用来夯实城墙,被围困的所有人饥肠辘辘,董振堂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将粮食分出去。
马家军的兵力众多,比固守的董振堂队伍多了数倍有余,在一声声炮响中,高台城墙摇摇欲坠。
董振堂带着部下浴血奋战,整整九天九夜的苦战,一名名将士逐渐倒下,却还死拖着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直到最后不剩一人,残阳如血,董振堂和3000多名将士以这样极为惨烈的方式,全部壮烈牺牲,给世间带来一片悲凉。
最让人痛心的就是,他的头颅还被马步芳砍下来,用福尔马林泡着送到了南京,让那位亲眼看到马步芳的漂亮“战果”。
因为马步芳在青海横行霸道惯了,也不愿意让蒋介石多管他,本来自己都嫌地盘不够大,蒋介石还想要派人分他的权,他自然是不乐意的。
作为“一方霸主”的马步芳干尽了伤天害理之事,这一颗头颅寄过去,不仅是邀功,也是震慑。
好让蒋介石能够多点忌惮,放任他做自己的土皇帝,他还能帮着老蒋干点事情,要不然刀口对着哪边就不清楚了。
毕竟马步芳向来就是一个擅长察言观色的人,局势往哪边偏,他自然就往哪站队。
在战败之后,他也知道自己干了多少昧良心的事情,不可能会有人能够容得下他,早就将多年积攒下来的钱财黄金转移走,匆匆逃离,最后死在了异国他乡。
参考资料:甘肃纪检监察网《血战高台用生命捍卫理想信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