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喧嚣的香港,那些豪门望族、政要之家的生活,向来如璀璨星光,吸引着众人目光。可谁能料到,在这耀眼光芒的背后,竟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与无奈。

这不,前香港特首梁振英家的一桩悲事,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瞬间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前不久,梁振英的二女儿梁齐昕离世的消息,像一阵冷风,吹得人心里直发颤。这位33岁的女子,在筲箕湾爱德街1号的服务式公寓里,悄然与世界告别。

一位女住客偶然发现她昏迷倒在房间地上,惊慌失措地赶紧报警。救护人员火速赶到,却无力回天。警方初步调查,未发现可疑之处,死因有待验尸确定。

第二天凌晨5点左右,梁振英怀着满心悲痛,发文证实女儿去世的噩耗。他哀伤地说:“齐昕走了,走得猝不及防,没留下只言片语,前几天她还主动去接种流感疫苗呢。”



还感谢警方和法医,称已排除自杀及其他可疑因素,感恩朋友们的关心。

从梁振英的话可知梁齐昕是猝死,原因却成谜。回顾她的成长,长期压力如乌云,一直笼罩着她。1991年,梁齐昕出生在香港,父亲是前行政长官,母亲是律师,家庭背景显赫。

她从小在礼宾府长大,享受顶级精英教育,就读香港顶尖国际学校,后考入英国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修读法律系,本应像父母一样,成为精英。



然而,2013年6月,还未完成学业的梁齐昕突然休学,原来是情绪出了问题。在伦敦求学时,她谈了恋爱,男友常陪她参加聚会,两人很甜蜜。但恋情因家人反对告终,或许休学就是她逃离伤心地的无奈之举。

回到香港,活跃于网络的梁齐昕,因身处“第一家庭”,一举一动被无限放大。2014年6月25日凌晨,她在社交账号上传疑似割腕照片,虽秒删仍引发舆论哗然。她大方承认割腕,且不是第一次,公开露面时手腕上的伤痕令人心疼。





2015年3月17日,梁齐昕在社交媒体发文,控诉被母亲辱骂、掌掴,称母亲是“双面人”,逼迫她成为另一个人,甚至表示宁愿吃泡面、睡沙发,也不想过压抑生活,还说若住20楼就会跳楼。

面对女儿的怪异行为,梁振英约见记者,表示梁齐昕因身处特殊环境,承受巨大生活压力,他们一直陪女儿看医生,希望给她空间康复,间接承认女儿心理有问题。



在礼宾府长大,又身为特首女儿,梁齐昕面临着极高期望,压力巨大。若问题未及时疏导,很容易引发情绪问题,她就是典型。

在发文怒斥妈妈后不久的万圣节,梁齐昕和朋友在兰桂坊聚会至凌晨,与出租车司机发生口角。友人通知家人来接,梁唐青仪赶来,却遭梁齐昕掌掴、踢打,还被用英文大骂。

这一幕被狗仔拍下,成为全港头条。酒醒后,梁齐昕未道歉,而是上传两只小鹿被卡在铁栏杆上的照片,似乎在诉说自己被束缚的生活。



2016年12月9日,梁振英宣布不再竞逐下一届行政长官连任,表示要多照顾家庭。之后,有记者拍到他和妻子去医院探望女儿。此后,梁齐昕状态似有好转,名媛晒出她和妈妈的合影,显示母女感情和好。2024年梁振英过生日,梁齐昕也晒出庆生照片。

可谁能想到,就在大家以为梁齐昕逐渐康复时,噩耗还是降临。她去世了,被邻居发现,在独自居住的公寓里。死因不明,但直到最后,她都没能与自己和解。

2014年,她公开割腕照片时说:“我不是想死,我只是太痛了”。

去世前一个月,她还在社交平台发文:“心碎时的痛苦感觉是最响亮的宁静……”“真的真的真的病了…… 压力很大,很累…… 生病了。” 她内心的创伤从未愈合,一切好转或许只是假象。



她内心的呐喊,和前几天那位16岁天才少年惊人地相似。“妈妈,我疼,救我!”是天才少年临终前的呼喊,最终他从高楼一跃而下,生命定格在16岁零231天。



即便悲剧不断上演,仍有人不理解,认为优秀的孩子、精英家庭的孩子不该有烦恼,甚至指责他们“矫情”。可谁又真正看到他们背后的心理空洞呢?

天才少年父亲在祭文中写道:“回想近几年,你失去了所有的快乐…… 你不再喜欢学习,不喜欢运动,很多不喜欢的事,都是为爸爸妈妈在做……”



这时大家才明白,他们看似光鲜,实则强撑着不快乐,无奈服从。梁齐昕无法选择爱人,16岁天才少年被剥夺爱好,他们空有躯壳,灵魂被束缚,从未真正为自己活过一次。

这,难道不是最令人痛心的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