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5日讯记者从济南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在济南蓬勃发展的公路版图中,一条交通大动脉正加速构建——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改扩建工程。作为全国首个实现从六车道扩展至十二车道的高速公路项目,该工程不仅开创了车道数量翻倍的先河,更以多项前沿科技和卓越工艺,为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项目攻坚:破解“两高”“两难” 实现“七大突破”
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改扩建项目全长23.9公里,其中济南段17.4公里,北起齐河济南界,南至殷家林立交,途经济南市槐荫区、市中区。项目面临“两高”(生态保护与质量安全要求高、桥梁占比高)和“两难”(涉铁、涉河施工组织难,变道、交织行车保障难)的复杂挑战。全线桥长占比高达73.9%,需跨越铁路、地铁、国省道及黄河、小清河等主要河流,施工难度空前。

尽管挑战重重,项目团队仍实现“七大突破”:全国首个六车道改十二车道工程,创新采用“两侧架桥、中间保通”技术,保障施工期间交通不断流;黄河特大桥并桥建设,主桥为黄河下游最大跨径桥梁,采用单侧分离加宽双向六车道设计,实现单方向车流以小角度高架桥形式两次跨越既有老路;钢混组合梁小角度跨越技术,开创改扩建新思路,提升桥梁结构效率;耐候钢大规模应用,通过“锈层”保护膜提升桥梁承载力与使用寿命,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钢渣沥青混合料创新使用,变废为宝,提升路面摩擦力,每公里节省成本80万元;双路拱路基设计,优化排水与行车安全;全寿命周期理念贯穿施工,确保工程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智慧赋能 破解施工难题
项目团队以智慧化手段破解多项技术难题。车道翻倍技术,保留老路六车道通行,左右新建桥梁,形成立体交通格局,保障黄河生态与泄洪功能;钢渣沥青混合料,钢厂废渣转化为优质筑路材料,提升路面安全性与经济效益;耐候钢“锈层”保护膜,通过全寿命周期设计,延长桥梁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横向顶推支架保留技术,采用墩旁支架整联拼装工艺,实现不中断交通的保通目标,平衡工程经济性与交通需求。


2026年通车 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项目计划于2026年建成通车。作为京台高速山东段改扩建的收官工程,建成后将显著增强济南南北向交通大动脉功能,畅通济南与京津冀、中原经济区的交通衔接,提升省会经济圈高速公路路网服务能力。这一工程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闪电新闻记者 张风硕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