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长江路上的南京市文化馆户外广场热闹非凡,“文采四季·幸福南京 2025年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大汇串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在此举行。作为全市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活动通过供需对接、展演展示、数字赋能等创新形式,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精准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各区与供应方共达成采购意向346场,其中,市本级配送的公益演出142场、讲座84场,各区采购演出96场、讲座培训24场。

供需对接“零距离”,文化服务“精准化”

本次活动吸引了南京及周边地区150余支优秀文化团队参与,涵盖专业院团、社会文艺团队、美育机构及文化辅助服务团队四大类别。


现场设置展示、展演、洽谈等环节,全市11个行政区及江北新区的采购团代表与供给团队面对面沟通。


南京市文化馆副馆长夏文飚表示,今年参与采购活动的团队被划分成了四大类,还有更多的辅助团队。“就拿社会美育这一块来说,主要聚焦民间艺术、传统文化,通过手作坊的形式将相关内容送往各个社区,实现‘你来点、我来演;你想学、我来教’的精准对接。”


“如此一来,老百姓在家门口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了,除了可以观看文化演出之外,还能够参与读书活动,并且通过亲身参与美育活动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公共文化服务所能覆盖到的不同层级人群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了。”夏文飚说。


南京白局、木偶剧、脱口秀……市民共享“文化盛宴”

活动当天,百余支团队齐聚一堂,竞相展演,现场热闹非凡,精彩纷呈。南京市群星戏曲艺术团、金马艺术团等五星级群文团队,以精湛的技艺演绎经典之作,让观众领略到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卡米地文化传媒(脱口秀)、南航大学生艺术团等特色团体则活力四射,用新颖的形式展现创新精神,为舞台注入时尚活力。


此外,仪征市演艺影剧有限公司带来的戏曲程式《梨园芳华》,建湖县文广艺术团的杂技《顶杯飞碗》等外地团队,更是将各地的“文化特产”带到现场,为观众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在采购环节,各区代表精心策划,重点推介契合基层需求的优秀团队。经过深入交流与洽谈,现场签约订单超百项,文化惠民的成效显著。


江苏省演艺集团木偶剧团参加南京市公共文化配送活动已进入第七个年头,江苏省演艺集团木偶剧团副团长张跃表示:“去年基层的文化馆以及街道的点单量达到了21个场次,数量颇为可观。”


张跃提到,剧团的节目有着诸多亮点,老少咸宜。“今年也推出了一些新节目,比如《昭君出塞》《春江花月夜》等,还有像变脸、扇子舞这类木偶绝活展示,深受大众喜爱。”

“南京公共文化云”正式上线,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活动现场,南京市全新打造的线上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南京公共文化云”正式上线试运行。该平台以“一中心、三终端”为架构,集成文化资讯、活动预约、场馆导览、团队展示等功能,融入书香阅读、文化地图、幸福夜校等场景,打造一站式线上文化服务入口。


市民扫码即可实时预约免费体验工坊、为心仪团队点赞,更可参与平台征名、留言等活动,助力服务功能优化。平台试运行后,将进一步整合文化积分通兑等模块,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可查、可约、可学、可互动”,实现服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 文/摄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