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东西怎么总眯眼!”

“写作业怎么越趴越低!”

明明提醒了无数次

但还是听到了最不想听到的声音

妈妈/爸爸,我看不清黑板了!”


心中咯噔一下——完了,近视了

先别急着下结论

真相可能比你想的更复杂

Ⅰ、看不清≠近视眼!以下情形需警惕!

1.弱视:戴眼镜也看不清的视力黑洞

弱视就像被封印的视觉系统,即便戴上眼镜矫正,视力仍低于同龄水平,而它的出现往往悄无声息,常与近视、远视合并出现,普通视力筛查易漏诊。

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屈光参差等眼部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弱视。3-6岁是治疗关键期,错过可能导致终身视力残疾!

2.散光:视界里的“万花筒效应”

角膜表面不规则导致光线分散,散光患儿眼中的世界如同透过变形的玻璃,看近看远都模糊。频繁揉眼、歪头视物、阅读跳行是典型信号。高度散光更可能加速近视进展,甚至引发弱视

3.斜视:不只是“颜值问题”

斜视除了影响外观,也会影响视功能,比如影响双眼的立体视,导致阅读困难、走路摔跤等问题,还可能因此引发孩子的自卑心理。

4.眼部炎症:视力模糊的红色警报

当眼睛出现红、肿、痛时,模糊视力可能是炎症发出的求救信号:

角膜炎:外伤或感染导致的角膜水肿,严重时遗留永久瘢痕

葡萄膜炎:伴随畏光、流泪,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损伤等

过敏性结膜炎:春季高发,伴随眼痒、流泪、灼热感、畏光及分泌物增加等症状

5.先天眼病:被忽视的视觉隐患

许多孩子从出生就埋下了视力地雷: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角膜异常……建议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建议进行眼底检查,尤其早产儿或有家族史者。

Ⅱ护眼宝典.:给眼睛装上“防护盾”

1.户外光照:最天然的视力调节剂

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阳光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有效抑制眼轴过度增长。只要是自然光照,即使是树荫下、阴天同样有效!

2.科学用眼:两部数字秘诀请收好

20-20-20法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眺望20英尺(6米)外景物20秒以上。

读写遵守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一拳,指尖离笔尖一寸。

3.早筛建档:为视力发育绘制地图

孩子3起建立屈光档案,每3-6个月监测视力情况。

家长们的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01、误区一:玩积木、弹钢琴不会影响视力

并不是!很多家长觉得,只有盯着电子屏幕才会伤眼睛,孩子玩积木、弹钢琴是培养兴趣爱好,对视力没影响。殊不知,只要长时间近距离盯着一个东西,眼睛里的睫状肌就得一直紧绷着,时间一长,就容易疲劳,增加近视风险。

02、误区二:视力检查正常就万事大吉?

不对!常规视力表检查仅检测中心视力,无法发现斜视、立体视功能异常等问题,需配合眼底、眼压、眼轴、角膜曲率等检查。

03、误区三:孩子轻度近视不用戴眼镜

错!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只是轻度近视,看东西还能凑合,不用急着戴眼镜。并不是这样!如果孩子视力不达标,不戴眼镜看东西模糊,眼睛会更费劲地去聚焦,造成视觉疲劳,反而会加速近视度数加深。

济宁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刘涛主任提醒:儿童视力模糊是身体发出的特殊“摩斯密码”,可能是近视,也可能是弱视、炎症甚至先天疾病的信号!建议3岁起定期进行包含眼轴、立体视功能等的全面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守护孩子的“睛”彩未来。

济宁人编辑整理 微友留言不代表本站观点

非本站原创照片均来自百度图片

凡原创稿件不经同意不得转载

“济宁人”法律顾问单位:山东希音律师事务所

相关法律问题请拨:17805370308(刘岗律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