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4月15日消息(记者 李文韬)4月14日,海口市海景学校教育集团举办第二届 “大美杯” 校园创意科技实践月活动,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盛宴。此次活动以 “科技点亮校园,创意成就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学生积极参与,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热爱科学、探索创新的热潮。


学生在做气压实验。记者 李文韬摄

活动期间,丰富多样的科技项目令人目不暇接。纸电路、静电吸管、气球风火轮等趣味实验,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VR、机器人操控体验、银河攻防对抗体验以及无人机足球等前沿科技项目,更是激发了学生们对未来科技的无限遐想。此外,科普展板、动植物标本展示也拓宽了学生们的科学视野。


学生在做传声筒实验。记者 李文韬摄


学生在体验VR设备。记者 李文韬摄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学校还邀请了物理兼职教研员和海大教授分别开展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知识,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学生在操控机器人赛车搬运物品。记者 李文韬摄

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学生们更是大显身手。1-2年级的纸飞机大赛中,一架架纸飞机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飞向天空;3-4年级的猛虎号橡皮筋竞赛紧张激烈,选手们争分夺秒;5年级的生态瓶制作,展现了学生们对生态系统的独特理解。胡萝卜叠高塔、乐高搭建、机器人搭建等项目也充分考验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在制作标本。记者 李文韬摄


学生在做液体实验。记者 李文韬摄

“这次科技实践月活动太有趣了!我刚刚参加了植物标本制作,整个过程特别有意思,做出来的标本也特别好看。除了制作标本,我还看了其他科技项目和知识科普项目。在趣味中能学到知识,真的太棒了,我非常喜欢这次活动。”五年级一班的赵珮瑾同学兴奋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海口市海景学校科学教研组组长游鸿飞介绍,活动中有很多机器人和无人机的模型项目,让学生们参与机器人搭建,主要是锻炼思维能力。搭建完成后,学生还要学习操作机器人,提升动作协调能力。每个机器人任务都需要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编程来有序完成,这能有效锻炼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活动还设有标本类项目,让学生在了解如何保护动植物的同时,学会认识动植物,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制作标本,更好地了解动植物的特性、外貌等特征。


学生在组装机器人。记者 李文韬摄

“这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思想、弘扬了科学精神、普及了科学知识。通过活动,我们利用废弃物进行创作,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垃圾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是可以重新利用的。”游鸿飞,此外,还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很多科学知识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运用,所学知识是有用武之地的。

来源:南海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