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4月15日讯4月15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5-2027年)》。记者从会上获悉,近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印发省级规划——《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5—2027年)》。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规划部署,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打造更高质量的齐鲁样板,近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印发省级规划——《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
据介绍,《规划》分四大部分,共有10小节、27条内容。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和发展格局。明确了指导思想和未来几年的主要目标。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基本建成,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规划》提出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按照不同类型分类推进村庄规划建设,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加快推动胶东、中部、鲁南、鲁西四大区域协同发展,分条线建设沿黄、运河、海滨三大轴带,同步强化涉农产业园区等多点支撑,着力构建“四区三带多点”的区域布局。
第二部分为“五个振兴”的具体阐述。《规划》对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高素质乡村人才队伍、乡村文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治理现代化等内容依次展开论述,系统部署了20项重点任务,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乡村产业增收富民、广纳人才服务乡村发展、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全要素协同推进“五个振兴”,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第三部分为乡村振兴的驱动力。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提出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协同推进改革创新等具体措施,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探索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住房的实现形式,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活力和持久动力。
第四部分为规划实施保障机制。通过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推动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记者:高家涛
编辑: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