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下帷幕的跳水世界杯中,全红婵两次登上了亚军的领奖台。
虽然也是非常好的成绩,但是依然让人感到可惜。
毕竟这可能是全红蝉获得的“最差”的成绩。
好在全红蝉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依旧在很积极的继续训练。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社交媒体上竟突然涌现出了一些阴阳怪气的不和谐声音。
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截取了全红婵失误的动作。
并配上“天才陨落”这样极具误导性和攻击性的标题,试图以此来吸引眼球、制造舆论。
更有甚者,还有众多人反复刷着“全红蝉被商业活动毁了”这些阴阳怪气的论调。
不知道是真的为全红蝉痛心疾首,还是借此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和不满。
他们全然不顾全红婵平日里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她在跳水事业上所展现出的坚定决心和执着追求。
全红蝉失误
面对这些无端的指责和恶意的揣测,全红婵并没有选择沉默和退缩。
她在评论区留下了简洁有力的“破防哥?”三个字。
真是给对方狠狠打脸,最差的成绩已经是比尔企及不到的高度。
如果这都能被称为“天才的陨落”。
芸芸众生还真是没办法生活了。
紧接着,她转头发了九张挤眉弄眼的搞怪自拍。
这些照片中的她,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自信的光芒。
与当年站在冠军台上抿着嘴鞠躬时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转变,不仅是她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对那些恶意言论的有力回击。
毕竟十几岁的,无数次站在世界颁奖台上的青春少女,实在是不需要别人来指点自己的人生。
不论是意气风发,还是古灵精怪,都是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面对黑子,当然要回怼:“那咋了!”
4月6日,墨西哥站的女子10米台决赛成为两位选手新周期的首次交锋。
预赛中,全红婵以390.4分位列第一,陈芋汐则以373.65分紧随其后。
然而决赛中,陈芋汐凭借第三跳的完美发挥实现反超,最终以419.35分夺冠。
全红婵以4.95分之差摘银。
但是金银牌还是都落在我国选手的口袋里,依旧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赛后采访中,全红婵因听不懂英语提问而求助陈芋汐。
随后用中文说出“谢谢大家”,逗得搭档大笑。
这一幕不仅展现了她的率真性格,也让观众看到两人赛场外的轻松互动。
尽管失利,全红婵坦言:“体重增长确实影响了动作,但我会慢慢适应。”
没人能够一帆风顺,但是依然有面对苦难绝不气馁的勇气。
温莎站:207C的“魔咒”与陈芋汐的稳定封神
一周后的加拿大温莎站,相似的剧本再次上演。
预赛中,全红婵以404.15分高居榜首,陈芋汐则以376.45分位居第二。
然而决赛第四跳的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成为全红婵的转折点——入水角度偏差导致水花四溅,仅得64.35分。
而陈芋汐同一动作却以“水花消失术”斩获92.40分,实现逆转。
最终,陈芋汐以417.55分夺冠,全红婵以10分之差再获银牌。
对于连续两次失误,全红婵在赛后采访中坦言
“身体发育带来的变化需要时间去适应,但这次跳得比训练时更好,我已经满意了。”
而陈芋汐则强调:“现在比赛时更放松了,专注力提升是关键。”
中国健儿,永远都是好样的。
“那咋了,这就破防了”:全红婵的率真与坚韧**
两战银牌后,网络上出现对全红婵的质疑声,甚至有人将失利归咎于“训练懈怠”或“教练失职”。
4月15日凌晨,全红婵在社交平台发文“那咋了,这就破防了”,并配以与队友的搞怪合影,直接回击负面评论。
这条动态迅速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评价其“既是对恶评的反击,也是对自我的鼓励”。
事实上,全红婵的“发育关”是每位女子跳台选手的必经挑战。
东京奥运会时,她身高仅1.4米、体重33公斤。
如今18岁的她已长至1.6米、48公斤,身体变化导致动作调整难度倍增。
她需要重新适应之前的环境和技术,也需要对自己训练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绝不能因为一次两次的失利就把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甚至是辉煌成绩的运动员定在耻辱柱上。
虽说“竞技比赛,菜是原罪”。
但是全红蝉的成绩,如果用“菜”来形容,实在是过于苛刻了。
事实上,她的成绩仍远超其他国际选手——两站比赛中,季军得分均落后全红婵70分以上。
正如网友戏称:“两届奥运单人冠军,亚运会单人冠军。
重量级的冠军一个都没有旁落,即便原地退役也是传奇大满贯选手。
那种每年举办好几次的比赛,冠军旁落就旁落呗。
换我,我心态能平的跟台球桌桌面一样。”
最近还流出全红蝉训练的视频。
不是苦大仇深、如同大家想象的一样只有汗与累,还是那个青春活泼的小女孩。
全红婵在陆上训练时,竟连着三次没做好转体。
那一瞬间,她的身影仿佛定格,动作的失误清晰可见。
只见她缓缓蹲下身子,随后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这笑声持续了足足半分钟之久。
笑着笑着,突然之间,她猛地鲤鱼打挺蹦了起来。
这种没心没肺的劲头,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没有被外界的喧嚣和荣耀所迷惑,始终保持着一颗清澈透明的心灵。
她还有不顾虑一切事情的勇气。
希望能有更好、更棒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