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杨燕 北京报道
近日召开的北京第十二届301论健大会上,路过安翰科技的展台时,几枚小小的胶囊吸引了不少观众围观。
安翰科技市场总监涂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展台陈列的小小胶囊里面别有洞天,一枚普通药品大小的胶囊内窥镜里面足有300多个零部件,包含光学系统、集成电路系统、无线传输系统、供电系统等,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机器人,特别考验技术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这枚小小的胶囊运用的主动精准磁控技术,可以实现胶囊在胃部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和水平、垂直旋转的五个自由度灵活操控,通过毫米级位移和微角度旋转,令各种微小可疑病灶纤毫毕现,这也是截至目前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通过FDA认证的胶囊胃镜产品。
“AI+”智能系统亮相,直击胃检难题
此次301论健大会期间,安翰科技正式发布新品“智能模块化磁控胶囊内窥镜系统”。作为我国消化道早筛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该系统以AI深度整合、全流程自动化与模块化部署为核心优势,直击传统胃镜在体检场景中的痛点,为健康人群胃部普检提供准确高效的解决方案。
在首钢园国际会展中心安翰科技展厅现场,一名操作员通过“一人三机”操作模式,同时管理着三台检查设备,据其介绍这一新方案在短短的4小时体检时间内可完成60例消费者的胃部检查,远超当前传统的胃镜检查效率。
现场最引人注目的当数“远程真人自动检查及自动诊断报告演示”环节,现场观众通过展台两个屏幕可实时观看上海一家体检机构中受检者的自动检查全流程。8分钟即可完成检查,3分钟生成智能胃部诊断报告。
据涂超介绍,该设备不仅能全自动自适应完成胃部检查,检查时还能自动对可疑病灶进行多角度拍摄。通过整合自研技术与深度求索(DeepSeek)等先进算法,系统可快速分析影像并生成诊断报告,医生只需复核关键结果即可完成报告。同时,系统内置AI质控功能,自动评估检查过程的完整性,与医生人工审核形成双重保障,确保每例检查质量达标。
2023年12月,安翰科技自主研发的NaviCamProScan胶囊内窥镜人工智能辅助阅片软件正式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以DeNovo创新医疗器械分类方式批准注册,这是美国FDA首次批准用于消化道胶囊内镜辅助检查的人工智能系统,有了人工智能辅助阅片软件的加持,胶囊内窥镜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医生平均阅片时间由一个半小时直降至仅需不到6分钟,大幅提升了临床诊疗效率,而且阅片的灵敏度也从人工阅片的76.9%大幅提升至99.9%。
此次安翰科技发布新一代产品,再次展示了AI加持下胶囊内窥镜系统实现的巨大突破。
聚焦体检痛点,推动早筛普及
在301论健大会同步召开的“前沿技术与健康管理论坛”上,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曾强在《磁控胶囊内镜在体检科的应用》报告中指出:“我国胃癌早诊率不足20%,但5.6亿重点人群的筛查需求与胃镜资源供给存在严重失衡。”
他特别强调,2024年国家卫健委《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已将磁控胶囊胃镜列为推荐技术。他认为“这种无痛无创的检查方式,是破解体检机构胃部检查困境的战略选择”。
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马骁则在分享中揭示了技术升级对体检服务的革新价值。
马骁指出:“安翰AI质控系统通过自动化评估图像质量,生成标准化质控报告,帮助科室管理人员量化分析操作合格率,使胃镜检查全流程质量控制达标率显著提升,为体检机构规模化检查提供了可追溯、可改进的闭环管理方案。”
中日友好医院消化科主任杜时雨通过1355例样本数据,从临床角度印证了安翰科技新一代系统的价值:“磁控胶囊胃镜的无创特性使体检依从性大幅提升,特别适用于老人、儿童、健康体检人群。”他援引多中心研究数据指出,磁控胶囊胃镜在检测胃部疾病时的诊断准确性与电子胃镜相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是一种方便且可靠的胃部疾病检查方法,适用于体检大规模开展。
作为消化道早筛技术的引领者,安翰科技已构建起完整的创新体系:截至目前,拥有600余项全球专利,其中50%以上为发明专利;于2013年率先通过国家药监局(CFDA)注册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与2023年首个获得FDA注册的胶囊内镜AI辅助阅片工具(ProScan),被世界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子刊评为胶囊内镜机器人发展历程上的两个重要里程碑。
本届301论健期间,安翰科技以智能模块化磁控胶囊内窥镜系统的创新突破,展现了其在消化道健康领域的领先实力。这场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健康革命,正在改写中国消化道疾病防治的版图,为全球胃癌筛查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