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

在聊城市肿瘤医院,刘运龙正积极投身于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消化道癌早期筛查项目。这一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旨在通过早期筛查发现并治愈诸如食管或胃癌前疾病、早期癌以及肠道腺瘤等早期病变,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4月11日下午,记者在聊城市肿瘤医院见到了消化内科主任刘运龙,刘运龙正在为下午的手术忙碌。在办公室里,刘运龙向记者介绍了项目开展以来的具体情况和未来项目发展方向。

免费筛查暖民心

真诚打破“免费陷阱”质疑

刘运龙介绍,要让百姓接受筛查,首先得消除他们的顾虑,为此,刘运龙团队在健康宣教时,会详细说明这是一个全免费项目,并解释筛查所能解决的问题。“把筛查目的给老百姓讲清楚以后,他们的顾虑自然就消除了。”刘运龙说。

目前,该项目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筛查,能在患者毫无痛苦的情况下,发现消化道内大部分无症状的早期病变。刘运龙表示,早诊率是衡量项目成效的重要指标,我们排查中早诊率能达到50%以上,高早诊率意味着更多患者能在疾病早期得到治疗,实现治愈。


筛查人群主要聚焦于高危人群,包括年龄在40岁到69岁之间的人群,以及根据流调确定的消化道癌高发地区的居民。为了扩大筛查范围,聊城市肿瘤医院借助专科联盟平台,将村级和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集中起来进行宣讲,让他们了解政策和筛查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与当地百姓沟通。

医者“追着”患者跑

拒诊单身父亲送来锦旗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许多令人振奋的成果。曾经有一位威望较高的村医,协助医院团队进行筛查,查出10多例早期病变,部分患者及时进行了手术切除。还有一位已达进展期癌的患者,通过积极手术治疗后康复良好,未出现全身转移。这些患者出于感激,组织村干部到医院送锦旗,体现了项目的社会价值。

“之前有一名40岁的男性患者通过早筛项目查出癌前病变,这名男患者离异带着两个孩子,靠打工生活,家境不是很好,起初抗拒治疗,后来,我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做工作,通过政策讲解和医疗知识普及等方法,让这名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很成功。”刘运龙说。


后来,这名男性患者康复后送来锦旗向刘运龙表示感谢,并向刘运龙说:“多亏了刘主任您的坚持,让我又有信心活下去,拯救了我们的家庭。”

为了确保筛查和治疗的质量,医院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如普通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放大内镜的电子染色功能和超声内镜对病变层次的鉴别能力,都为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2022年引进超声内镜后,诊断率有了显著提高。

刘运龙介绍,消化道癌的诱发因素众多,包括饮食习惯(如高热、过烫食物、腌制咸菜)、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家族遗传基因以及环境污染等。刘运龙呼吁,大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ESD微创手术

为早癌患者按下“重启键”

在治疗技术方面,医院开展了20多项微创技术,其中ESD技术(黏膜剥离技术)对早期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曾有一位患者被发现胃部早期病变,通过胃镜下的ESD治疗,一周后便顺利出院,后期复查达到完全治愈。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病情发展成胃癌,不仅治疗复杂,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创伤和经济损失。

为了不断提升团队的诊疗水平,医院在做好筛查任务的同时,还会引进新设备,并派人到上级医院学习。例如,派专人到北京友谊医院学习超声内镜技术,学成归来后能很好地掌握其原理、操作和诊断治疗方法。通过不定期派人轮训,既不耽误正常工作,又能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患者依从性参差不齐。部分患者对检查结果存在疑问,会选择到上级医院复诊。针对这一情况,医院会帮助患者推荐上级医院,并借病理片子供其会诊,减少医疗浪费。无论患者最终选择在本院还是上级医院治疗,医院都致力于保证早诊患者的治疗率,这也是国家项目的要求。

刘运龙在采访中表示,早癌实际上是癌前病变,尚未达到真正的癌。如果能积极治疗,95%以上完全可以根治从而避免了发展成中晚期癌症。医院在与患者沟通时,会尽力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让患者了解通过微创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医院会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以确保治疗彻底,同时检查其他部位是否有病变。

聊城市肿瘤医院的消化道癌早期筛查项目,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健康希望,也实现了巨大的社会价值。未来,聊城市肿瘤医院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筛查和治疗水平,为更多百姓的健康守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