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深化乡风文明建设,肥城市新城街道东付村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章立制、优化服务、宣传引导等措施,“理”出了喜事新办、白色简办的文明新风尚。
建章立制树新风
东付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于2018年6月,其成员从村内两委成员、老党员和退休干部中选拔出具有较高威望的村民担任。理事会定期召开例会,商讨红白喜事相关事宜,对大操大办的婚丧行为进行约束,有力推动了“婚事新办、白事简办”文明新村风的形成。
在红白理事会成立之前,村民在办理红白事时存在着严重的攀比风气。理事会成立后,村两委、理事会成员多次召开会议,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红白理事会》工作制度,并将移风易俗的各项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写入红白理事会章程,积极倡导村民践行“红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风尚。
优化服务促落实
为更好地落实移风易俗工作,自红白理事会成立之初,村委积极作为,配备了殡仪馆、篷布等设施,购置了数十张桌椅凳子以及音响设备。同时,对传统丧期和仪式进行了优化改革,取消了以往的三天丧期以及三七、五七等繁琐环节,统一改为当天完成,去除了传统的破白孝习俗,改为孝子及来吊唁的亲朋佩戴袖章及胸花,仅以是否佩戴胸花区分孝子和亲朋。当有村民家中老人去世,理事会成员在接到通知后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以理事会的名义,协助丧主记录亲属的地址和电话,亲自打电话通知亲属。
宣传引导固成果
东付村巧妙利用老年幸福食堂这一平台,将移风易俗宣传融入其中。理事会成员在老年人就餐过程中,主动与他们交流,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并结合身边的事例,向他们讲解红白事大操大办的危害和移风易俗的好处。曾经有一位村民在办理白事时,原本打算按照传统习俗治丧3天,但在老年幸福食堂听到其他老年人的劝说后,选择简办。事后,这位村民感慨地说:“在食堂里听大家这么一说,我才明白简办不仅省钱省力,还更符合现在的新风尚。”
据统计,自红白理事会成立并借助老年幸福食堂开展宣传以来,红白事平均花费较以往降低了70%以上。东付村党总支书记张良泽表示:“红白理事会的工作,让村民们逐渐认识到移风易俗的重要性,也让大家从繁重的人情负担中解脱出来。”
东付村将继续把红白理事会作为提升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的关键抓手,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确保移风易俗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持续提升村庄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张伟伟 卓小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