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吐蕊

满园芬芳

又到一年赏兰时

彭州以兰为笔

勾勒出“花城共生”的诗意画卷


一年四季,兰花都赋予人们翠绿的颜色,唐代诗人王勃曾描写九陇兰花胜景“紫兰花径,香侵柏叶之炉”。

在彭州,邂逅一株兰花,便开启了一个审美的境界。世上草木众多,一季有一季的花开,在各自的季节落成最美的诗。如今,兰草换新,春兰成为彭州春天的主角,以其飒爽挺秀、刚柔兼备的兰叶,亭亭玉立的姿态,清芳幽远、沁人肺腑的幽香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兰花爱好者前来观赏。


丽春镇的景林村更是以兰花为支柱产业,绽放着新时代的产业传奇。以花为媒,聚力推动“立园满园”,铺展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宜游新画卷。

兰业筑基·诗意画卷


在丽春镇景林村川兰艺谷·美学花园,大红朱砂、春剑、西蜀道光......一盆盆姿态各异、韵味幽远的兰花摆上展架,供顾客鉴赏、选购。

梅言彬是丽春镇景林村党委副书记,也是四川省兰花协会副会长、彭州市兰花协会会长。2016年,他在景林村成立彭州市景林丽景兰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集中发展兰花种植产业。


“我们不仅专注兰花的培育和养护,在兰花配套产品的开发上也经验丰富。”在兰花培育室,梅言彬自豪地介绍,“现在光是种植兰花的专用土,我们一年就能卖出上百万元。你看,两边架子上的花盆,也已经全部预订出去了。”


中国兰文化已经传承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深受先贤喜爱,如彭州这座城的文脉延绵不绝,阅世数百年,痴痴地盛开。



为方便游客欣赏兰花,园区专门设置了游客观光区,在兰花博物馆内,集中展示了兰花的历史文化、品种知识等内容。从博物馆推窗望去,一处别致的庭院火锅隐藏在油菜花海之中,游客观赏、交易后,便可在这里品尝美食、放松休憩,为前来赏兰的公众呈现出一个美轮美奂的“春天的花卉盛宴”。

三产融合·兰链生香


“我们打造的不仅是兰花产业园,更是传承千年的活态文化载体。”梅言彬站在智能培育室里,指尖拂过春剑翡翠般的叶片。


丽春镇采取“集体土地入股+社会资本引入”模式整合用地400亩,打造“川兰艺谷·美学花园”,已建成兰花培育室超7000平米、展览馆超4000平米、商务洽谈及交易区超800平米,招引外来兰商80余户,发展壮大本地兰商33户,以“前店后厂”模式运营110个兰花工作室,“川兰艺谷·美学花园”被四川省兰花协会评定为四川省兰花产业示范园区。


每周五,在“川兰艺谷•美学花园”召开的“兰集会”活动总能吸引众多兰花爱好者、收藏家前来赏花买花,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美好感受。观展游客徜徉于各色春兰之中,在赏兰之美,品兰之韵的同时,也嗅得了一身彭州的诗意。


如今,历经近10年的深耕细作,景林村当初单一的兰花种植已发展为“兰花+”复合产业生态:以兰花种植为核心,延伸出会展交易、文创体验、电商直播、主题民宿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实现日均成交额11万元,年均交易额达1亿元以上,带动创业就业近300人,实现89户农户人均增收至3万元,有效促进集体经济增长。


从“赏花游”到“花经济”

彭州正在演绎“立园满园”的释义

以花为媒串联古今

让生态颜值持续转化为经济产值

以产业园区改革推动经济稳增长

让千年兰香永远浸润着彭派春天

免责声明:

★品鉴彭州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仅在品鉴彭州今日头条号转载,其他平台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文中配图支付相应稿费,若不同意使用,请告知删除!

期数:3369期

文字:川观新闻 品鉴彭州

图片:花开丽春 品鉴彭州 彭州发布 川观新闻 张勇

编辑:刘代萱 责编:邓茹月 编审:祁文静

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杨华 祁文静

首席编辑:刘倩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编辑:刘代萱 邓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