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卫云培已按照个人债务清偿计划履行完全部债务,本院裁定终结卫云培个人债务清理程序……”近日,读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法院颁发的《信用修复证明书》,62岁的重庆人卫云培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上世纪80年代,卫云培坐火车来到无锡打工。1993年,卫云培已小有成就。他开始拉施工队,揽工程,成为一名“小包工头”。靠着踏实、勤劳,卫云培一家在无锡扎根。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2012年,“发包”的老板“突然失踪”。
“当时没钱了,还欠着工人工资等一系列外债。”彼时,卫云培欠了30余万元外债。欠债后,他并没有“躲起来”,而是积极清偿。那时候,也有不少老朋友劝卫云培继续“包工程”,东山再起。
“我想踏踏实实地先把债还完!”他和妻子在无锡新吴区的某家菜市场内租下一个摊位,靠着贩鸡、杀鸡赚钱还债。从此,卫云培成为一名小店店主。
可是由于债务压力重,他陷入有心无力的局面。2018年,被起诉的卫云培进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由于债主众多,隔三差五,他就会被追债。更让他郁闷的是,账户上一旦有收入,就会立马被执行。
卫云培表示,有一些钱是用来进货的,“这样的生活,让我有些喘不过气”。
锡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吴修贵也观察到类似卫云培这个群体的困境。他对这些“诚实而不幸”的人遭遇的现状有着同情与理解。
吴修贵分析,以往有多个债权人时,债务人往往是“谁追得凶先还谁的”。并且,“无序讨债”也会影响债务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2021年,吴修贵与卫云培相识。契机是作为江苏省“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试点”法院,锡山区人民法院推出了类个人破产制度。经过吴修贵与同事们的走访、调查,卫云培完全符合“诚实而不幸”的原则。
在吴修贵看来,欠债后,卫云培并没有选择“跑路”“失联”。相反,他一直在靠勤劳的双手努力还债。2021年9月,无锡“个清1号”案正式形成。法院裁定批准卫云培的个人债务清偿计划。
经过相关调解,卫云培被豁免部分债务。余下的75838元债务分期三年半清偿。家庭必要的生活费用、从事生产的物品均不得被执行,但卫云培的生活费用要严格控制额度。
从那天起,卫云培更加努力,“这样就有目标了,我要按期还钱!”他戒掉烟酒,花更多精力投入到小店经营中。妻子也感觉,卫云培像“变了一个人”,对还债充满信心。
在菜场开小店,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每隔两天,卫云培会开上面包车去买鸡。“每天都买,路途太远不划算……”他隔两天去进货,每次进五六十只鸡。
将这些鸡运回后,每天凌晨3点,他与妻子就要起床,将当天要卖的鸡处理干净。市场一开门,卫云培夫妇就准时出现在摊位前,吆喝生意。
他们忙活到下午两点,就收摊回家。“摊位是和另一户经营者‘合租’的。我们是上午,他们是下午。”卫云培有着自己的生意经——与他人“共享摊位”,降低成本。
进货时,卫云培拿到一只鸡的价格为五六十元。经过宰杀,他将鸡腿、鸡翅等“分开卖”。这样的销售策略让他在每只鸡上能挣到一二十元钱。一天下来,卫云培收入两三百元。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妻子与儿子的理解。他们并没有抱怨卫云培,相反,一家人彼此打气、鼓励,“一定要把人家的钱还上”。
还债的过程中,卫云培对于锡山区人民法院有着说不出的感谢。最初,他心里“也打着鼓”:“家里的面包车、我的手机会不会也被执行还债?”
吴修贵也考虑到,这些财产都是老卫开店需要用到的必需品。开店需要进货,进货就需要面包车;卫云培也需要手机接收顾客的转账。因此,这些生产用品均予以保留。
今年1月,卫云培按期偿还了最后一笔欠款15838元。3月,锡山区人民法院专程向卫云培发放《信用修复证明书》,明确债务人已按计划清偿完债务,涤清相关失信信息,并告知相关主体在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经济交易活动中,不再因此案对卫云培予以信用惩戒。
卫云培对“重获信用”非常激动,看着《信用修复证明书》,他不禁嘴角上扬,规划着一家人未来的生活:“我们还是在菜市场里继续开店,把小店做好!”
对于吴修贵来说,卫云培成功还清债务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吴修贵指出,类个人破产是指针对诚实而不幸的自然人因债务过重无法清偿时,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对其财产进行全面清查和合理分配,促成诚信债务人信用修复,平衡债权人的利益和债务人的生存权。
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林双表示,社会与法律应该包容部分诚实有信创业者的失败,并积极为他们清偿债务、东山再起创造条件。类个人破产不是鼓励“老赖”、包容“老赖”不还钱。恰恰相反,这项制度包容与保护的是那些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的“诚实而不幸的人”。
今年2月,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在吴修贵等法律工作者看来,类个人破产制度举措就是在法律层面贯彻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真正为民营企业家、小店店主“办点儿实事”。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江苏全省法院受理类个人破产案件1290件,214名债务人得到免责。更多像卫云培这样的债务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清欠款,恢复了个人信用和社会活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