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还想种地?"父亲的质疑声强烈冲击着耳膜,但她一声不吭,心里暗暗发誓:我偏要让你们看看,我能把农业干得多么漂亮!


被质疑的女孩叫曹子榆,祖籍山东寿光,她用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手法在家乡掀起了阵阵旋风:

考取了近十个农业机械的操作证;
用之前敲键盘的手熟练驾驶比她还高的大型拖拉机;
“空手套白狼”拿下了多个现代化农业大棚;
将蔬菜卖上父亲想都不敢想的价格;
给当地农民当种地教练;
给外地种植户做起咨询顾问;
完成了财富积累,建起让人羡慕的曹家大院……

而在这之前,她是潍坊一家设计工作室的老板,四年前一次偶然事件,让她毅然放下体面的工作而回到了家乡。

她是如何从种地小白蜕变为种地大牛,并赢得“田埂钢铁侠”"马斯克翻版"美誉的?

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个95后山东女孩,一起探寻她的硬核人生。

苦命孩子,“霸道”童年

曹子榆出生在山东寿光一个七口之家的农村大院,在她还未成年时,母亲因车祸离世,全家人还没有走出悲痛的阴影时,奶奶也去世了。

原本有三个女儿的七口之家,只剩下她、父亲、两位因工伤残疾未成家的伯父和年幼的弟弟。


作为这个家里剩下的唯一女性,家里所有的温柔都给了这颗“小太阳”。年幼的曹子榆从小就展现了“霸道总裁”的一面,她经常叉着腰,指挥着家里的大老爷们儿:“二大爷去浇地!三大爷修猪圈!爸,你抱柴火!”男人们憋着笑,任由这个扎着羊角辫、奶声奶气的小丫头“发号施令”。

而这个小丫头的行为也越来越“放肆”——她敢揪着二伯耳朵逼他喝药,能赖在三大爷背上讨压岁钱。

“咱家丫头,比十个小子都金贵!”三大爷总这么说。

这份从小的"霸气",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将转化为一种坚韧的力量。


老板不干,回乡种田

18岁时曹子榆攥着一张北上的车票,带着寿光田埂的泥土气走进北京。先学了计算机,后来又学了平面设计和影视编导,然后她到了山东潍坊,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当老板,把设计工作室做得风生水起。

但2021年的冬天,家里传来的一个消息,让她扛起行李箱连夜赶回了老家。而这一回老家她就再没返回城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她正在给客户拍摄视频时,接到了弟弟的电话“姐,咱爸和三大爷都受伤了,都要住院做手术,你快回来吧!”

本来家人住院回来照顾一段是应该的,但痊愈了是应该返回工作岗位的。

看着两位亲人一天天好转,曹子榆也在算着返城的时间。


但父亲快出院时的一件小事,让她改变了主意,她要留在老家,不走了!

原来,想着让父亲出院后有个良好的形象,她到街上买了个剃头推子,想给父亲理理发,但就在推子挨着父亲头发的时候,她突然发现父亲的黑发已经不多,那一刻,她知道父亲真的老了!

曹子榆鼻子一酸,眼泪忍住不掉了下来。“我不能让这个失去妻子的男人,晚年再这样孤单”她瞬间下定决心,我要留下来!


而这个决定首先招来的就是父亲的强烈反对。

既要实干,更要巧干

“我爸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冲我发了火。”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曹子榆说道,“他们那代人眼里,出去混不住的才回来,回来就是没出息。”

父亲指着地里的作物问质问她:"你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能干啥?"

她没说什么,只是牙齿紧咬了一下嘴唇。


第二天,凌晨四点她就走进了田地,拔完菜直接赶到集上去卖。晚上她又捧起农业技术书籍学到深夜。

而且她将这些过程都发到了网上,三个月后,她的抖音账号粉丝突破30万。当第一笔农产品订单金额超过五万元时,父亲盯着手机屏幕,声音微微颤抖地问:"这钱,真……真是你拍视频挣的?"

那一刻,她看到了父亲眼中复杂的情绪——惊讶、不解,还有那一丝藏得很深的骄傲。


真正让村里人傻眼的是她去考农机证那天。农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上下打量她:"小姑娘考这个干啥?八年没见过女的来报名了!"

半年后,当她开着两米高的拖拉机犁地时,村里的老汉们都愣住了。那些曾经嘲笑她"作秀"的人,后来却纷纷向她请她教如何使用无人喷药机了。


"现在他们见我就喊'曹师傅'。"说这话时,她得意地笑着,眼里闪烁着胜利的光芒。


而接下来的一件事更是曹子榆的神来之笔。

原来,寿光是全国著名的蔬菜之乡,她想拥有自己的蔬菜大棚,进军当地优势产业。

可这计划一说,却让父亲犯了难,这倒不是父亲不愿意让她拥有自己蔬菜大棚,而是一个大棚需要不菲的投入,他们家出不起这么多钱。

而曹子榆却给父亲说:不用愁,我们不用花钱也能弄来!

不多久,她果真弄来了自己的蔬菜大棚,而且不止一个,是三个,还都是智能化高标准的。


父亲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你这是咋弄来的?”

“我是给人家拍抖音换来的!”

父亲听后一脸茫然,但没有再问什么,他开始觉得女儿有些能耐。

"空手套白狼"拿下三个智慧大棚后,曹子榆又不走平常路,她要种一种水果番茄,全部在网上销售。


等到番茄成熟时,父亲蹲在地头抽着旱烟,满脸怀疑:"你种这金贵番茄能卖出去吗?"

曹子榆二话不说,摘下一颗"草莓番茄"塞进父亲嘴里:"尝尝,这是用植物发酵肥种的!"

酸甜的汁水在口腔中迸裂,老曹头沉默了。

后来他亲眼看到,自己种了一辈子的番茄只能卖两块钱,女儿的却能卖到七块。那一刻,质疑终于被骄傲取代。


传播经验,促人觉醒

在曹子榆的智慧大棚里,300种试验番茄整齐排列,她如数家珍:"这是中科院的最新品种,抗病性强、糖度18以上。"

与传统农民不同,她的种植方式完全"反常规":用臭氧杀菌代替农药,用集热板调控夜间温度,甚至给番茄"播放音乐"促进生长。

"现代农业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用数据说话。"她掏出手机,打开一个APP,大棚内的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实时跳动,"这些数据会直接同步给合作实验室分析。"


她的商业头脑同样令人叹服。发现年轻人热衷"即食健康果蔬"后,她果断放弃大路货,专攻高端市场。

直播间里,她切开一颗沙瓤晶莹的番茄:"生吃像水果一样甜,煮汤鲜得掉眉毛!"粉丝疯狂下单,复购率高达70%。

更绝的是,她把番茄蔓子加工成饲料养黑猪,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去年光卖猪肉就赚了五十万,比种菜还赚钱!"

在曹子榆看来,乡村振兴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人的觉醒"。

于是她在自己种好地之余,不断通过自媒体传播农业知识和先进经营理念,如今,她创建的新农人社区已吸引超百万关注,每次直播也常常吸引成百上千人围观。


山西某园区采纳她的建议后,靠养鸡和农家乐实现收入翻番;内蒙古的种植户学着做现代农业,终于不用再为"菜贱伤农"发愁。

"以前专家来讲课,大爷们都打瞌睡;现在我直播挖沟施肥,他们拿着本子一字不落地记。"她笑着说,眼里满是成就感。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私信她:"姐,回村创业真的能行吗?"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能!但记住,别'硬刚',要学我'巧干'——用流量撬资源,用技术降成本,用品牌提溢价。"

有人问她:"你这么优秀,为什么不找个城里人嫁了,过轻松日子?"

她摇摇头,眼神坚定:"我不需要依附谁活着,我要在这片黄土地上,面对阳光,努力向上,每天活出最灿烂的模样!"

结语

这个曾被父亲认为"没出息"的95后姑娘,如今成了寿光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被人称为“田埂钢铁侠”“马斯克翻版”。


弟弟从部队退伍后,也回到老家和和她一起种植。

但她心中一直有个很大遗憾,就是二大爷之前去住了养老院,家里被她“统领”的四个大老爷们如今已不全。

她的终极理想是希望盖一个小院子,把二大爷从敬老院接回来,全家人再重现昔日的团圆。

而不久前,院子果真建起来了,被她命名为曹家大院,二大爷被接回来的日子也为期不远。

这个95后姑娘用倔强与智慧,向世界证明:人生的精彩,从来不在于你站在哪里,而在于你敢不敢做自己,敢不敢追逐内心真实的声音。

为这个山东姑娘点赞!也祝愿我们每个人都活出“真我的风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