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肿瘤,人人闻之色变。过去,不少患者和家属有个错误的观念:中医药就是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安慰剂”。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如今,大家的观念有变化吗?日前,新民晚报记者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执行主任周蕾教授欣喜地发现,病人和家属也在“与时俱进”——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中医并不是西医无计可施情况下才去寻找的“救命稻草”,也非“锦上添花”的补充疗法。

参与到肿瘤防治全过程

正在建设的龙华医院航头院区二期工程,恰是围绕肿瘤学科来重点打造,未来也将成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


龙华医院航头院区二期

在航头院区的门诊中,记者听到不少患者都提出疑问,医生老是叫我们中西医结合抗癌,那在治疗过程中,中医会以什么形式参与呢?

周蕾给出了关键词:同步,而非阶段式。她解释,当下抗肿瘤治疗手段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还包括了发展迅速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而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从预防发生,到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延长生存期,“中医药参与到肿瘤防治的全过程”

“患者完成手术后,哪怕只是微创手术,也会让人体正气有损伤。为了能让术后的肿瘤患者快速康复,就可以通过一人一方的中药来帮助患者。”周蕾举例说。

在门诊中,她不厌其烦地告知患者,如果癌症病人能早点选择中医药参与的综合治疗,会带来更好的预后,实现高质量的长期生存。


专家讨论病情

一体化提供中西结合服务

在周蕾的带领下,记者探访了该院打造的肿瘤中心诊疗模式——在申城,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在为肿瘤患者提供一体化服务,“肿瘤中心由肿瘤科、普外科、胸外科等科室组成示范性研究型病房,采取联合诊疗的模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以‘中西各宜’的理念,开展手术、新辅助化疗和术后管理。”

据透露,在肿瘤中心框架下,胸外科已经实施了多例局部晚期肺癌根治手术;而肿瘤科开展完善的术后管理,疗效显著。“这些手术的原理实际上可比喻为在一棵树上移花接木,手术方式选择的目的是在根治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保留健康肺组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医院胸外科俞杞泉主任医师介绍。

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来,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除了发挥增效解毒等作用外,在延缓肿瘤复发转移等问题上,也有了不少新突破。


肿瘤中心打造一站式个体化服务

针灸用于缓解癌痛

众所周知,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数据显示,超过70%的晚期癌症患者患有中度至重度疼痛。世界卫生组织(WHO)就癌痛的药物和放疗治疗提供了建议,强调适当应用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危象加剧了疼痛管理的挑战。”龙华医院针灸临床一部副主任梁艳表示,“针灸作为中医在非药物疗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已被广泛用于控制慢性疼痛。”

在中医理论中,疼痛被视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病理产物,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腧穴,调和气血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达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的镇痛作用。

据悉,在临床实践中,针灸治疗肿瘤晚期疼痛已经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通过针刺足三里、合谷、内关、太冲、百会等腧穴,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结合电针、艾灸等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强疗效。”梁艳说,现代医学研究结果显示,针灸不仅可以通过多靶点的效应机制,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还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通路,增加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等天然镇痛物质的释放,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及其带来的副作用。

原标题:《医生老说中西医结合抗癌,那中医怎么参与治疗过程呢?|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栏目编辑:王蕾 题图来源:东方IC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郜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