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谷雨吃五鲜,一年病不沾”,4月20日谷雨,“五鲜”指的啥?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谷雨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里的最后一个节气。



时节到了谷雨,气候特点与之前相比就大不相同了,很少再出现寒潮天气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明显上升,甚至有些北方地区的气温都能高达35度以上。

此时节,我国在南方地区,受冷热空气交汇的影响,往往开始明显多雨,尤其是我国华南地区,每年的这个时候就要迎来一段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这样一来,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降雨天气都明显增多了,空气湿度增大。因此我们需要防“湿邪”入侵伤身。

谷雨过后便是立夏,就正式开启夏季了。所以,谷雨是春天向夏天过渡的时期,天气以炎热潮湿为主,湿气很容易进入体内。

为了迎接夏季可以吃些祛湿的食物,像香椿、山药、鲫鱼等都有祛湿的作用,为入夏打好基础。

所以,按老辈人给出的经验,这个时候应该注意开窗通风、加强保暖,不要着凉。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不要老窝在家里看手机,要多出来晒太阳,动一冬,增强提抗力,适应由春向下过渡。

如果已有“湿邪”侵入,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可增加一些利水祛湿的食物,如玉米、茯苓、冬瓜、薏米、赤小豆等!

4月20号就是谷雨节气了,在民间“谷雨吃五鲜,一年病不沾”的讲法。那么,谷雨时节,“五鲜”指的啥呢?早懂早受益!



一、“谷雨吃五鲜”

1、吃香椿

香椿虽然现在市场上卖得比较贵,但却是春季里的时令菜,因其长在香椿树上,被民间百姓称为“树上蔬菜”。

吃香椿,我们主要是吃它的嫩芽,含有蛋白质以及钙等营养成分。

早在汉朝的时候,人们就有食用香椿的习惯了,它曾与荔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及宫廷贵人的喜爱。

老话“雨前香椿嫩如丝”,马上就要到谷雨节气了,正是食用香椿的好时候,不仅有丰富的营养,还具有祛风除湿、利水渗湿的作用。



2、吃山药

山药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虽然有些人可能不常吃,但不妨碍它具有“神仙之食”的美誉。

山药含有大量的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可为人体提供能量。并且,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例如:每100克山药含有约15克左右的蛋白质,是植物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另外,山药还属于属于低脂食物,有很好的除湿的作用。随着谷雨节气的临近,降雨天气增多,空气开始逐渐变得潮湿,正是吃山药的好时候,为入夏打好基础。



3、吃鲫鱼

在平常吃的鱼肉中,我还是比较喜欢吃鲫鱼的,虽然鱼刺比较多,但营养还是比较丰富的。

鲫鱼中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种类全面、易消化吸收。并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以及富含钙、磷、钾、镁等。另外,鲫鱼的头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大脑发育有益。

此外,鲫鱼还具有利水祛湿、健脾开胃、强身健体的作用,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鲫鱼容易消化,不用担心消化不好的问题。



4、吃青椒

青椒的果实较大,辣味也比一般的辣椒淡,甚至有些青椒根本不辣,小孩都可以吃,所以,青椒常被人们作为蔬菜食用。

虽然青椒不辣,但中医认为,青椒和辣椒一样,都有温中下气、散寒祛湿的作用。所以,谷雨节气来临,空气中湿气加重,吃青椒不仅能够补充营养(丰富的维生素C等),并且,辣椒强烈的香辣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可以增强食欲,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5、吃扁豆

扁豆的营养是非常丰富的,不论是干豆,还是鲜豆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矿物质等。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有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的作用。

另外,扁豆还具有有化湿健脾利水、消暑益气的作用。谷雨节气时,空气中的湿度增大,吃些扁豆,有助于帮助我们身体祛,远离湿气。



以上这样食材,就是民间俗语“谷雨吃五鲜,一年病不沾”中说的“五鲜”,都是我们常见的食材,可以多吃!

需要提醒大家,春季还有一个节气就要结束了,届时,将迎来春季向夏季过渡的阶段,除了以上5种要多吃以外,还要注意以下3类要少吃!

1、不吃或者少吃油腻食物

我们日常吃的一些油腻食物,通常都是脂肪和热量比较高的,容易在体内可转化为痰湿,从而加重体内的湿气

并且,太油腻的食物不容易消化,排不出体内的湿气。所以,为了避免加重体内湿气,要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要多吃清淡的食物。比如,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像薏米、芡实、山药、白扁豆等。



2、不吃或者少吃寒性食物

谷雨节气一过就是立夏了,温度上升明显。随着自然界气温温逐渐升高,我们人体阳气也随之上升。因此,这个时候我们的日常活动最好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过多食用寒性食物,因为,这种食物可能会抑制阳气的升发,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导致身体出现不适。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身体本来就偏寒,多吃些寒性食物,可能会阻碍体内的新陈代谢,加重体内的寒气和湿气。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牛肉、韭菜、苹果等。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要因人而异。比如,有些人的体质偏热,有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干结等一些上火症状,反而适当吃一些寒性食物如梨、柚子等,可起到清热降火的作用,但也不宜过量。

3、不吃过于甜腻的食物

这里说的“不吃”不是说一点也不吃,而是指要适量,要少吃。

甜食吃多了容易腻滞脾胃,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而脾胃是运化水湿的重要脏腑,脾胃功能受损,会使湿气更难排出体外,进一步加重湿气。比如像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含有比较高的糖分,要尽量少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