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吉利控股一季度销量超94万同比增长31%,新能源销量同比增83%,渗透率达到49%

第一电动4月14日消息,吉利控股集团发布一季度销量报告,总销量达到946,627辆,同比增长31%。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463,372辆,同比增长83%,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9%,连续两个季度销量超过90万辆,单月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2%,创下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吉利汽车一季度销量为703,824辆,同比增长48%,新能源累计销量339,200辆,同比增长135%;吉利品牌销量为589,813辆,领克品牌72,608辆,极氪品牌41,403辆。。沃尔沃汽车一季度销量为172,219辆,新能源车型销量74,483辆,新能源渗透率达43%。极星汽车一季度销量12,304辆,同比增长76%。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一季度销量26,710辆,同比增长62%。

▍央视网揭露新能源汽车消费纠纷:免费权益变付费,智驾夸大,维修难

IT之家4月14日消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相关服务纠纷不断攀升。央视新闻14日报道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系列消费纠纷事件,主要涉及免费功能变付费、智能驾驶功能夸大宣传、售后维修困难等问题。例如,浙江杭州的方先生购买的新能源车,原本承诺免费的功能如今变成了付费项目;林女士的车辆在开启“L3级自动驾驶”时未能识别施工路障,险些发生事故,“宣传时说‘解放双手’,出事了却说是‘辅助驾驶’”;上海的郑先生则面临电池续航骤降但无法免费更换的问题。

此外,一些新能源车主还面临维修难、维修贵的问题。广东的刘女士因车企破产,车辆故障后无法找到厂家维修。央视网指出,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成长的烦恼”。相关部门和企业需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小鹏汽车AI领域突破,已启动720亿参数自动驾驶大模型研发,小鹏全球热爱之夜今日举行

第一电动4月14日消息,小鹏汽车宣布通过世界基座模型知识蒸馏技术,成功突破了车端模型参数量有限的问题。小鹏汽车在香港举办的AI技术分享会上,首次披露正在研发720亿参数的超大规模自动驾驶大模型,即“小鹏世界基座模型”,是主流VLA模型的35倍。为了研发这一模型,小鹏搭建了云端工厂,重做了数据基础设施,使数据上传规模提升了22倍,多模态数据读取和解码的数据带宽提升了15倍。通过优化GPU/CPU和网络I/O,模型训练速度提升了5倍。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表示,该模型具备视觉理解、链式推理和动作生成能力,将逐步发展出媲美甚至超越人类的自动驾驶技术。



小鹏汽车还建成了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万卡智算集群,算力达到10 EFLOPS,集群运行效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目前,小鹏用于训练基座模型的视频数据量高达2000万clips,今年将增加到2亿clips。未来,小鹏计划通过云端蒸馏小模型的方式将基模部署到车端,给“AI汽车”配备全新的大脑。这款模型同时也将赋能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等。此外,小鹏汽车即将于4月15日举行“小鹏全球热爱之夜”暨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这将是小鹏汽车首次面向全球的品牌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何小鹏将详细解答关于小鹏汽车的定位、发展阶段、未来方向以及为何小鹏是全球AI汽车公司等问题。

▌国内

▍宁德时代Q1营收847亿同比增6.18%,净利润139.63亿同比增32.85%

财联社4月14日消息,宁德时代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营业收入847.05亿元,同比增长6.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31.10%,主要得益于外币货币性项目汇率变动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现金流方面,宁德时代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328.68亿元,同比增长15.9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到2863亿元。此外,宁德时代还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宁德时代在保持盈利稳步增长的同时,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一季度研发投入达到48.14亿元,同比增长10.92%。

▍李斌称“蔚来若不盈利,我作为CEO是不称职的”,蔚来上周大定破9000台

第一电动4月14日消息,在“上海蔚来第10万用户”交付活动上,蔚来CEO李斌表示,如果蔚来不盈利、不持续健康经营,那他作为CEO是不称职的。李斌还提到,尽管收到很多建议,但他会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是否采纳,并欢迎大家继续提建议。

针对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李斌表示蔚来正在提高花钱的效率,实现盈利从公司层面来说并不复杂。他十分有信心,因为2025年是蔚来的产品大年和技术大年,同时充换电网络也正按计划积极拓展。同时,据博主@孙少军09发文称蔚来汽车上周新增大定订单突破9000台,预计本周交付量将有所上升。

▍宁德时代与蚂蚁集团、哈啰宣布达成合作,将成立合资公司

IT之家4月14日消息,宁德时代宣布与蚂蚁集团、哈啰于4月10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基于数字科技、新能源技术与共享出行生态等核心优势,在绿色智能出行、数字科技、绿色运营及绿色投资四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智能化升级和生态体系建设。



作为本次战略合作的重点,三方将在绿色智能出行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包括智能驾驶、新能源出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新能源电池后市场服务体系等方向。此外,三方还将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共同推进重点领域的应用发展与商业化落地。

▌国际

▍特斯拉FSD新技能:车辆自动驶向物流区;无监督FSD公路测试计划6月开启

4月14日第一电动消息,特斯拉宣布其“无监督”FSD(全自动驾驶)系统已实现超过50000英里(约80467公里)的累计驾驶里程,且无需人工干预。这些测试主要在特斯拉的工厂内部进行,包括新款Model Y参数图片)和Cybertruck从生产线到交付停车场的自动行驶。这些车辆利用最新的AI4硬件(4.0版),能够应对复杂的道路环境,如交通标志、工厂建设、行人和机械化交通等,同时车辆之间还能互相通信以避免碰撞。



特斯拉的无监督FSD公路测试计划预计将于今年6月在奥斯汀开始。在得州奥斯汀和弗雷蒙特工厂的测试道路上,Model Y进行了约1.5英里(约2.41公里)的无监督FSD测试,路面上有行人、汽车、半挂车和建筑设备等。

▍英伟达计划与台积电富士康合作,在美生产50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

华尔街见闻4月14日消息,英伟达计划在未来四年内通过与台积电、富士康合作,在美国生产高达50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预计创造数十万个工作岗位,并推动数万亿美元的经济安全。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引入美国制造有助于满足市场对AI芯片和超级计算机的需求,增强供应链韧性。



英伟达的Blackwell芯片已在台积电位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工厂开始生产。同时,英伟达正在德克萨斯州与富士康和纬创合作建设超级计算机制造工厂,预计未来12-15个月内开始批量生产。英伟达已委托建设超过一百万平方英尺的制造空间,用于生产和测试Blackwell芯片,以及组装AI超级计算机。此外,英伟达正与安靠和矽品合作,在亚利桑那州进行封装和测试操作,构建完整的生产生态系统。预计未来几年将建成数十座“千兆瓦AI工厂”,为美国AI工厂生产英伟达AI芯片和超级计算机。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宣布本周将发布很多精彩的产品

4月11日第一电动消息,OpenA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本周将发布很多精彩的产品。奥尔特曼此前透露,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发布o3和o4-mini,未来几个月内发布GPT-5。他强调,团队希望使GPT-5比最初设想的更好,并整合所有技术以满足预期需求。

奥尔特曼表示,OpenAI的重要目标是将o系列模型与GPT系列模型统一起来,创建一个能够使用所有工具的系统,该系统知道何时需要长时间思考,何时不需要,从而广泛适用于各种任务。他提到,公司计划将GPT-5作为整合了多项技术的系统发布,其中包括o3技术。此前,o3技术在2024年12月首次预告,2025年1月OpenAI推出了o3-mini版本。近日在TED 2025上,奥尔特曼还表示,DeepSeek的出现并未影响GPT的增长,OpenAI将推出更好的开源模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