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猎云网
4月11日,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乡村振兴与人才战略深度融合,由中共安吉县委组织部、安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安吉县委联合主办,海道教育承办的“在安吉探索N+1种可能”主题辩论赛在安吉青创学院举行。
活动汇聚县委组织部、人才办等部门领导,海道教育、丰世资本等企业代表,以及安吉籍青年才俊、在读大学生等近百位嘉宾,共同探讨青年与乡村共成长的创新路径。
活动伊始,安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陆文龙发表致辞,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安吉的“四张名片”: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绿色发展先行地以及青年入乡首选地,安吉正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青年。
陆文龙强调,今年安吉计划引进50个制造业项目、50个七级以下项目、200个科技人才项目及300个青创项目,并通过举办青年创业大赛、安吉马拉松等活动,激活乡村创新活力,让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
随后,安吉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向丽对人才引进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安吉以“全球合伙人计划”“青创活县”等政策为引擎,构建“来安有岗、就业有助、成长有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政策补贴、创业贷款、共有产权房、5分钟生活圈等举措,为青年人才提供“拎包创业”的优质环境,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青年创业的“金山银山”。
而作为活动承办方及新落户安吉的代表性企业,海道教育创始人兼董事长王为以“抬头见青山,低头创未来”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海道教育创始人兼董事长王为
他分享了海道教育扎根安吉的创业故事及在安吉的所见,并指出安吉的“N+1种可能”中,“N”代表青年在乡村发展的无限机遇,“1”则是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海道教育已搭建覆盖全球超40所知名高校、链接1万多名教师与40万学生的在线教育平台,为海外留学生提供辅导服务。”
据悉,截至目前,海道教育为留后学子提供了从留后学习到留后就业的一系列解决方案。
一方面,随着留学后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学术诚信问题愈发显著,且市场上机构繁多,导致学生和家长在甄别优秀机构时面临一定难度,海道教育强化师生学术诚信意识,推动行业合规化发展。
以澳大利亚为例,海道教育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保持紧密联系,深入研读并严格遵守其发布的学术诚信准则。
同时,为提升教师对学术诚信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海道教育还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力度,通过集中培训、线上学习、群体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
另一方面,在留后就业上,海道教育与国内及国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例如,王为担任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企业导师,成为留学后市场中首个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在于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学校能够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和专家,增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
同时,通过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据王为介绍,公司将国际教育资源引入安吉,更致力于“让安吉学子走向世界,让全球青年回到安吉”。
他特别提到,安吉的创业政策如同“春雨”,让海道教育的教育理想在绿水青山间落地生根,未来将继续以“国际视野”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活动现场,还有7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行业翘楚、创业才俊围绕“就业?创业?So Easy!”主题,分享了年轻人需要的重要技能、绿能之梦、时代需要笨拙的坚持、青春的另一种可能、与时代同频的创业答案、从双城生活到安吉等内容。
据观察,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行动的号召。
安吉正以“政策+平台+生态”的组合拳,吸引全球青年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正如陆文龙所言:“安吉的未来,属于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乡村振兴的篇章,需要青年以创新之笔共同书写。”
海道教育等企业的加入,更为安吉注入了“国际视野”与“数字动能”,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更加生动可感。
未来,安吉将继续以人才为笔、以创新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更多青年在安吉找到“N+1种可能”,共同书写“青春与乡村共成长”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