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元一日聚”走红,“老有所乐”的生动样本

孔德淇

花100元不仅能吃两顿正餐,还能包下场地玩一天,享受舞厅、KTV、棋牌室等娱乐配套设施……据近日《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一种名为“百元一日聚”的新业态正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流行,这些餐厅的主要消费群体是老年人,人均消费在100元~150元之间,除了餐饮之外,还有一站式娱乐活动。

长期以来,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多集中在医疗、照护等“生存保障”层面,而老年人对社交、娱乐、自我实现的需求没有被很好地满足。“百元一日聚”的爆火,颠覆了传统养老服务逻辑,创造性地将餐饮与KTV、棋牌、舞厅等娱乐场景结合,构建起一个“轻养老”的公共空间。该模式下,老年人能够以较低成本参与社交活动,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这种从保基本到求品质的转变,为银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另一个方面看,传统酒楼往往场地大、运营成本高、竞争压力大,而“百元一日聚”秉持“薄利多销”策略,充分利用午晚餐间闲置时段,用线上预订精准把控降损耗,靠多元娱乐设施提高场地利用率。由此,老年消费者在“百元一日聚”中收获欢乐,传统酒楼等商家也借此迎来了经营新转机,这是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共生。

当然,“百元一日聚”要想越办越火,还需要更多匠心和巧思。例如,在服务设计方面,情感价值不可或缺。商家可以通过打造怀旧场景,或是积极承办同学会等聚会,唤醒集体记忆,将消费过程转化为情感体验。再如,老年消费者较为看中性价比,这对供应链管理与运营效率提出颇高要求,酒楼可推出“套餐制+团餐预订”服务,既能降低人均成本,又能减少食物浪费;还有,打破行业边界,除了餐饮与娱乐的融合,还可以尝试引入老年大学课程和防诈讲座等,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

进而言之,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健康水平提升,老年人成为需要被重新定义的“活力主体”。从这一视角来看,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是消费市场的新机遇,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保证“老有所养”到推动“老有所乐”,有关部门可以在政策层面给予引导,鼓励企业开发适老化服务,如对打造老年友好场所给予一定补贴,让商业创新与社会关怀同频共振;谋求转型的企业也应抓住机遇,瞄准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在这片新蓝海里大展身手。

“百元一日聚”的走红让我们认识到,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并非“廉价”与“实用”的简单叠加,而是对尊严、连接与意义的深层渴望。以创新回应需求,以关怀消解偏见,相信“银发浪潮”必将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动能。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