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议25庭,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带头发动内乱案刑事审判的首场公审,当地时间14日10时在此间开庭,尹锡悦本人出席了庭审,他也成为自韩国实现民主化后第五位坐上被告席的前任总统,前四位分别是全斗焕、卢泰愚、李明博和朴槿惠。
前景难料,案审或旷日持久
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的主要争论焦点在于,宣布紧急戒严是否以“扰乱国家宪法为目的”。检方认为,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违反了宪法和法律,派出军队和警察封锁国会就是扰乱国家宪法。而尹锡悦方则表示,宣布紧急戒严没有扰乱国家宪法的目的,检察机关指控的“内乱罪”也不能成立。当天下午,法庭还对相关证人进行问询,包括检方申请的两名关键证人——韩国陆军首都防卫司令部第一警备团长赵成贤(音)和特战司令部第一特战队队长金亨基(音)。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突发奇想宣布全国戒严,声称要“铲除亲朝势力”,结果6小时后就被国会紧急叫停。尹锡悦此举也激起韩国舆论谴责和民众声讨。同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尹锡悦弹劾动议案。
尹锡悦是韩国宪政史上首位以现任总统身份接受拘留调查的总统,他还是韩国宪政史上首位被起诉的现任总统。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通过尹锡悦弹劾案,尹锡悦即刻被罢免总统职务,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罢免的总统。而仅仅10天之后,他就坐上了法院被告席。
根据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的安排,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还将在4月21日、28日、5月8日进行公开审理。据韩国法院官员透露,如果发动内乱罪的罪名成立,尹锡悦可能面临终身监禁或死刑。但这场“审判”可能会旷日持久,韩国《每日经济》称,预计尹锡悦的刑事审判仅一审就将耗时至少两到三年。此次涉嫌发动内乱罪的案件调查记录总计达4万页,而检方计划传唤的证人多达520人。
也有政治分析师称,尹锡悦非常希望出现一位保守派总统,如果他被定罪,这位总统可以赦免他。今年6月3日,韩国将举行新一届总统大选。鉴于目前的政治生态和民意支持,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几乎已经成为“准总统”。尽管李在明一再强调要“弥合政治分裂”,但是已经“走火入魔”的韩国政治恶斗不会因某一个总统的倒台而结束。
“青瓦台魔咒”缘起“清算文化”
韩国政坛素有“清算前任”的传统,这一现象被称作“青瓦台魔咒”。文在寅的前任朴槿惠因“闺蜜干政”案被判22年,李明博因贪腐获刑17年,而文在寅本人因特赦朴槿惠一度被视为“破咒者”。作为韩国民主化之后离任支持率最高的总统,文在寅被认为能够突破“青瓦台魔咒”。但其卸任后,也始终面临着“家人受贿”的检方调查。
尹锡悦虽然一天都没有住过青瓦台,但最终仍未打破“青瓦台魔咒”。当初他甫一就任,就将总统府由青瓦台迁至龙山大楼,认为青瓦台“风水不好”。但是,总统府地址的迁移似乎仍没能改变其“悲惨命运”。究其原因,韩国总统的“命运多舛”在于多个层面。比如韩国检察系统相对独立,检察总长(即最高检察官)由总统提名、国会批准任命,但总统还有权直接任命特别检察官调查“特定案件”,使得特别检察系统事实上沦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还有,韩国政党更像一个围绕某一权威候选者而打造起来的“选举机器”,这种“选举导向”而非“理念导向”的政党组织模式也加剧了政党碎片化,党派之间缺乏沟通与协商妥协,而是以党派斗争解决党派分歧。
韩国政府无法解决政治色彩浓厚的司法系统,也无力削弱其权威,助长了实施政治报复的可行性。选举制度的多数主义逻辑,又推动了政治极化和“赢者通吃”心态,势必使得政治报复已经成为各阵营对抗斗争的“既定逻辑”,是一种“路径依赖”,在短时间内难以革除。
值得一提的是,自己就是检察官出身的尹锡悦,恰恰又缺乏理性沟通和政治妥协的素养,习惯于“一莽到底”地处理政治事务,更加激化了朝野矛盾,再次将本就不理智的韩国政治推向激化。因为政党政治缺少平衡,后一届总统和党派都会极力将前任钉在耻辱柱上,韩国政坛的“清算文化”还在继续。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文字 黄一可 刘春春 综合 央视新闻 新华社 环球时报 参考消息 图片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