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经常在网上会看到一些租手机的广告,或者在一些APP上也会看到一些租手机的业务。
刚开始我很疑惑?很难理解其中的门道?手机怎么需要去租用呢?现在的智能手机从几百元到上万元都有,买不起贵的,买个便宜的用用也行啊?或者等有钱了再去换一个更好的不行吗?难道“租手机”是为了环保?
我一直都很好奇,租手机的那些人是个什么心态?并且租的手机利息还高,太让人摸不着头脑了?难道租一个好一点的手机就为了出去装个X?现在一部智能手机又不是车,可以展现出自己的经济实力,或者一部好手机拿出来会格外的有面子?
但是它只是个通讯工具而已,买不起贵的买个便宜的照样可以用啊?
直到这两天我遇到了一个好久没联系的朋友,通过他的解释这才知道现在网上的那些租手机的,实际就是变相的放贷。
不知道这些人的脑袋是咋长的?这年头,连手机都能玩出“金融创新”的花样,其实这个“租手机”就是贷款业务,比如你在网上租一部手机,手机标价8000,租一年分12期还款(还不能短租),你总计需还款12000元,名义上你签了一个租手机的合同,一年以后手机归你。
但是,你拿到手机后,也不需检测手机成色,卖给他们回收方就可以了,他们8000元回收后,你就到手8000元现金,但你背负了12000元的债务,相当于你借了8000元,一年分期付款要还12000元,其中4000元是利息,这就是变相的高利贷。
有人肯定会好奇,为什么手机到手就卖掉?就为了那8000块钱吗,如果就为了8000,你直接信用卡套现、网商贷、微粒贷、各个银行的网贷就可以了?
你以为租手机的人都是虚荣傻子?错!他们大多是被正规贷款拒之门外的“老赖”,都是那些征信黑成煤球,借呗、微粒贷都拒贷,失信借不到任何贷款、贷无可贷的那些人,只能碰租机这种“地下钱庄”了,而那些放贷款的也是那些没有金融牌照的公司在变相从事放贷业务。
法律不保护多少以内的利率借贷合同 但是通过在网上租手机就可以轻松搞到高利息。
那些租机平台打着“免押金”“信用租赁”的旗号,吸引急需用钱的人,合同里埋满雷,买断费虚高、违约金离谱,中介黑手专找征信黑户,伪造资料帮他们租机,还可以教你PS工资单、伪造公积金记录,甚至用视频话术骗过审核。
这些平台也根本不关心你能不能还钱,你逾期了也不会给你上征信,这些野鸡平台也上不了征信,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不合法的变相砍头贷和高利贷结合体,但是,他们手里攥着你的身份证、住址、外卖订单,逾期就暴力恐吓、威胁,甚至会骚扰你同事、朋友、家人,威胁“找你老板闹事”“发短信骂你全家”,逼着你还钱。
法律?不存在的!在他们那儿就是个摆设!这些野鸡平台换个名字就能复活,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总有人前赴后继当“肉鸡”。
如果你再看见“租机”信息,就一定要躲得远远的,真要买手机,宁可分期付款也别碰租机!也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别信“帮你套现”“零利息”的套路,他们比骗子还专业。
如果你已经租机了也别怕,野鸡平台不敢起诉你(怕被扒皮),但别玩失踪,主动协商分期还本金,并且一定要举报,打12378(银保监会热线)或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规定,2020年8月前,司法保护上限为年利率24%,超36%部分无效,2020年8月后,统一调整为LPR四倍,以LPR为基准,例如,若合同成立于2025年4月,且当月公布的1年期LPR为3.65%,则合法年利率上限为14.6%(3.65%×4),当前(2025年)一般不超过14%-15%,否则不受法律保护。
超过LPR四倍的利息属于高利贷,借款人可主张抵扣本金或要求返还,例如,若借款人已支付年利率18%的利息,超出部分(18%-14.6%=3.4%)可要求返还或冲抵本金,不超过LPR四倍的利息,法院对超付部分不予支持。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如果有用,请三连击:点赞、转发,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