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之花绽校园
智慧之光谱新篇
3月26日至27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走进粤东西北(河源)教研帮扶活动”初中劳动学科专场在龙川县老隆镇莲南学校举办。来自深圳市和河源市的100余名劳动教师参加活动。活动旨在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新路径,以课例为媒,以实践为基,共绘劳动育人的美好蓝图。
本次活动分集体磨课研讨、示范课展示、专家点评、开展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分享五个阶段进行。
精研细磨创高效,集体研讨促提升
3月26日下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初中劳动学科送教团队携手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龙川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初中劳动学科骨干教师团队齐聚一堂,开展集体磨课研讨活动。深圳市罗湖区滨河实验中学教师王诗伟老师、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莲南学校池丽琪老师分别针对次日的授课,以说课的形式,详细阐述了各自的课堂教学目标和设计、实施策略及核心思路。
此次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实现了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优的预期目标,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圆满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1
示范课
传统农耕体验课——《探插秧之秘 悟农耕智慧》
3月27日上午,精心准备的劳动课堂精彩上演。第一节课《探插秧之秘 悟农耕智慧》由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莲南学校池丽琪老师执教。
池丽琪以一场生动的水稻起源故事,拉开授课序幕。她不仅详细讲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并现场演示了插秧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实践环节,同学们脱下鞋袜,踏上湿漉漉的水田。随着老师与助教的耐心讲解、示范和引导,孩子们迅速掌握了插秧技巧,小手忙碌而有序地在水田中穿梭。老师们在一旁细心观察,对学生的每一次尝试都给予了热情的肯定与鼓励。
这节课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插秧的过程中,体会农民艰辛,深悟珍惜粮食之理,更领略了岭南农耕文化之美。
现代科技体验课——《无人机组装及试飞》
王诗伟的《无人机组装及试飞》授课,携八年级学生展示现代科技与体验无人机组装及试飞。
王诗伟从构造原理到飞行机制,从零件形态到功能解析,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实例,让复杂的科技知识跃然眼前,激发学生们的好奇与向往。
在王诗伟的引导下,学生们进行组装无人机的实操。他们细致入微观察每一个零件,认真研读安装指南,小心翼翼地拼接零件。
在试飞环节,学生们兴奋地看着自己亲手制作无人机成功起飞,在实践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与创新的乐趣,课后纷纷表示未来会更加努力学习。这节课极大地激发了乡镇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向往,提升了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
在现场评课中,多位专家、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省教育研究院劳动学科教研员梁惠燕说,这两节课分别选取了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生产劳动项目,体现了因地制宜、科技赋能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课例贯穿了从一科到一育的设计理念,有效培养了初中学生的劳动素养,尤其突出了初中阶段劳动教育在创造性劳动能力和生涯规划意识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为初中学校劳动课程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02
专题讲座
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院教研员吴彦智作专题讲座《劳动课程区域进阶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以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鱼灯舞项目为例》。他以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鱼灯舞项目为例,阐释了如何开展劳动课程区域进阶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展示了非遗手工与科技赋能成果。
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初中劳动学科教研工作负责人作《“双新” 背景下河源市初中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和实践探索》讲座,深入剖析了在“双新”背景下,河源市初中劳动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结合有关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初中劳动教育在培养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依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理念与要求,结合河源市实际,提出了推动河源市初中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对策与路径。
03
经验交流
龙川县老隆镇莲南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魏海辉为大家介绍了学校校本课程研发经验——《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山区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以我和小稻共成长为例》。他将学科知识融入劳动教育,通过“家务劳动制”、种植农作物体验、记录劳动过程与感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等分享,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乐趣,在劳动中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成长。
河源市第一实验学校教研室副主任黄山松作分享《劳动炼体和乐铸魂》。他介绍的其学校在打造“一校一品”劳动特色课程、开展劳动实践指导、家校协同、增强劳动价值认知、知行合一等方面的经验,得到参会老师的高度认可。
河源市源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兼职教研员朱娜玲以《在源城厚土上 点亮劳动星芒》为题开讲。她分享了学生通过劳动展现出的闪耀光芒,从个人成长、社会贡献以及劳动精神等层面,解读劳动与心灵、技巧的融合,劳动形态的多样化,强调劳动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初中劳动学科教研工作负责人在活动总结中提出,希望全体初中劳动学科教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在教育教学中为劳动教育赋能,促进学生劳动素养不断增强,推动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落到实处,筑牢立德树人根基。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