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接上文:
Legend of Baimaquan
白马泉的传说
白马泉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历史名镇——上里古镇,与青山为邻,古寺相依。相传古时候,上里的陈家沟有座金花庙,庙里住着金花老爷和他的儿子金花太子。有一天晚上,金花父子在田间散步,突然看见一匹雪白的骏马在庙前的田里吃谷子,便立马追了过去。那白马听到响声后机警地跑开,金花父子穷追不舍,忽然,只见银光一闪,白马的身影消失在了夜色中。
之后,金花父子每到夜晚就埋伏在田边,准备抓住白马。直到第五晚,白马终于又来吃谷子,金花父子便奋起直追,用早已准备好的青衣江鹅卵石来追打,一直把白马追到天公寺泉池里,白马慌慌张张地往泉洞里钻。然而洞口太小,白马的身体进去了,尾巴却还在洞口,刚好被金花太子给揪住了。白马进退两难,便苦苦哀求道:“金花太子,你放了我吧,我来吃你们的谷子也是被逼无奈,自从你父亲用箭射伤了我父亲马王爷后,为了报一箭之仇,父亲就令我天天来吃你们的谷子。”金花太子说:“你把我们的谷子吃了,这一方百姓吃啥?你怎么赔偿损失呀!”白马说:“你们这个地方经常干旱,弄得你们常常颗粒无收,这样吧,以后凡是遇到天干,你就来跟我说一声,我就给你们下雨,让渠清水常流,田能及时插秧,保证年年谷米满仓。”金花太子说:“那好吧,一言为定。”说完将手一放,白马就钻进了洞里。金花老爷赶来,听儿子讲述了放走白马的经过,还有点不放心,怕白马说谎不讲信用,还会出来吃谷子,便顺手拣了块癞巴石将洞口塞住。
第二年,上里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水贵如油,到了插秧季节还不见滴雨落下。恰巧金花老爷的令牌也不灵了——雨神偏不听话,老百姓也感到无比绝望。万般无奈之下,金花父子突然想起了白马的承诺,就马上试着去请洞里的白马帮忙。结果那白马果然不食言,当即作法,霎时乌云遮天,顷刻电闪雷鸣,不久大雨哗啦啦就下来了。待到云开日出,彩虹横空时,人们立即欢天喜地地忙着到田里播种、插秧。此后,每当遇到天干或是少雨季节,金花父子就去请白马帮忙,白马每次也是有求必应,信定言。从此,金花父子和白马之间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马有功也有过,被金花父子所感动。所以每当想到以前自己对人类所造的孽时,便止不住眼泪滚滚,从癫巴石塞住的泉洞两边涌出来两股洁泉。每逢白马哭过,便有哽咽的抽泣声——那就是马蹄的“咯得咯得”声。日久天长,泪水也逐渐形成了泉水,并且随之而上涨(涨潮),故曰白马泉。此后,每当泉水上涨时,当地村民要不就有人考上状元,要不就有人去当官,再不就有人发财。因此,当地有一种说法:学生遇到涨潮就会学业有成,官员遇到涨潮就会官运亨通,商人遇到涨潮就会财源滚滚,一直流传至今。
后来,金花父子相继去世,(原)上里、中里、下里三个乡镇的老百姓专门找有名的石匠做了金花父子的塑像,并且修建了白马庙来祭奠白马。凡是遇到天干,人们就抬着金花父子的塑像去白马庙请白马降雨,而白马总是有求必应。从此,(原)上里、中里、下里三个乡镇一直雨水充足,从未闹过干旱。这就是为什么这三个乡镇的老百姓每逢天干就要抬着金花老爷和金花太子,热热闹闹到白马泉求雨的原因,这个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来源:雅安西康博物馆
▌编辑:张榕
▌审核:徐召红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有关雨城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