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 通讯员 李涛
2025年3月,海好(青岛)实景片场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影视基地启用运营。这座占地1.2万平方米、涵盖20余个主题场景的实景基地,为青岛影视基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悉,在中国影视基地中,青岛影视基地是“后起之秀”。从影棚到影都,从灵山湾到全世界,青岛影视基地从零起步,成长为国内影视工业基地里的“尖子生”,青岛制作、青岛出品的大片成为热门档期不可或缺的存在。
实力出圈
国家级新区的影视雄心
清晨,当第一缕朝阳撒向西海岸大地,灵山湾畔,朝阳山上,“东方影都”四个大字面朝大海,矗立在丛林与山石之间,熠熠生辉。
201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这片热土由此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如何突破传统产业桎梏?新区将目光投向了影视产业。2016年,电视剧《温暖的味道》选址铁山街道后石沟村置景,成为新区影视产业发展的早期标志。彼时,灵山湾文化区正在加快建设,《环太平洋2》等好莱坞大片的入驻已初显“磁场效应”。2018年4月28日,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全面投入运营,西海岸新区开启了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从2019年春节档的《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到2025年春节档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蛟龙行动》,东方影都助力“中国科幻”和“神话史诗”两座里程碑崛起;从国内首部聚焦冰上运动的青春剧《冰糖炖雪梨》、首部火箭军题材的《号手就位》,到聚焦基层民警、铁路干警的《警察荣誉》《南来北往》,探讨女性困境的现实题材剧集《不完美受害人》……青岛影视基地目睹了一部部中国大片的诞生,见证了国产剧的创新与突破。
建成国内首个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打通从剧本预演、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全链条电影工业化生产流程;引进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微米级超高精度面部扫描系统“穹顶光场”,提升人脸数字建模的精度和效率;与阿里大文娱合作,共建数字影棚,推动新一代LED虚拟拍摄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青岛影视基地持续推进“科技影都”“数字影都”建设,打造中国乃至全球影视技术高地。
为多部电影提供美术置景及道具制作的海好影视、希娜魔夫,提供概念设计、特效化妆的末那工作室,提供影视器材租赁的火焰山、优绩、全视角,提供LED租赁和技术支持的九洲光电等头部企业均已入驻;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副会长黄宝荣、金鸡奖最佳美术奖获得者李淼、香港资深置景道具大师钟剑伟、《流浪地球》系列美术指导郜昂、著名制片人王鸿等一批著名电影人工作室纷纷入驻,郭帆、乌尔善、路阳、贾玲等导演都是东方影都的回头客……新区逐步建立起最强影视供应商联盟,成为许多影视人的“第二故乡”。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孜孜以求、厚积成势的青岛影视基地探索创新、积沙成塔,精品创作成果丰硕。
从2016年第一部电影《长城》上映以来,在青岛影视基地拍摄的电影总票房近400亿元。《流浪地球》系列、《独行月球》《万里归途》等一批里程碑式工业化大制作电影都出自东方影都,东方影都成为中国大片的首选拍摄制作基地,“青岛影视基地”“东方影都”实力出圈,“青岛制作”美誉远播,“青岛出品”崭露头角。
一片滩涂蝶变“影视之都”,一座中国影视“梦工厂”正书写城市发展新传奇。
拔节生长
全产业链的“聚合效应”
沿滨海大道驱车行驶至灵山湾畔,东方影都大剧院、珊瑚贝桥、星光岛……一座座西海岸新区崭新的标志性建筑次第映入眼帘。灵山湾畔,一座全新的影视文化新城已璀璨绽放。
以“影视”为支点,一批影视产业载体落子灵山湾,新区建成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国际VR产业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产教融合青岛基地、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时空数字艺术产业园等影视相关项目,基础设施配套世界一流。
2018年,藏马山影视外景地开建,一侧,1∶1仿造的欧美街区,让人仿佛置身于大洋彼岸;另一侧,秦汉风格的建筑街区,让人恍惚是穿越了时空。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气势磅礴的西岐古城就是在此搭建的。2024年4月,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藏马山)正式运营,作为北方规模庞大、配套完善的微短剧全产业链基地,进一步丰富了青岛影视基地的发展内涵,也标志着青岛影视基地在承接内容拍摄和产业发展上,大小皆宜、长短兼容,有利于各类题材、不同体量的影视作品取景拍摄,也有利于全产业链各要素整合和上下游协同发展,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自此,青岛西海岸新区以东方影都为龙头、“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影视双城联动、辐射青岛全域的影视发展布局渐入画来,灵山湾文化区成为山东省“1+N”影视基地(园区)布局的核心区。
理想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孕育出蓬勃的力量。
2021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将影视文化产业链列入九大重点产业链,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招商部门、功能区、镇街、国有平台公司“五位一体”推动全产业链招商。截至目前,青岛影视基地核心区累计引进企业1129家,累计接待服务剧组500余个,备案项目近500个。
以“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链主企业青岛海发集团发挥资本优势,打造“六个一”影视供应链体系,推动产教、产投、影旅融合发展。同时,青岛影视基地积极布局影视出品、综艺制作和宣发等高端价值链,已引入爱奇艺、阿里影业、寰宇影业、欢喜传媒、奇树有鱼、五洲发行等600余家出品、制片、发行公司落户,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形成。打造青岛电影之旅,助推时尚经济发展,2023年,东方影都推出“片场之旅”系列研学产品。截至目前,百余批次、两万余名学生参与活动,打开中小学生对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认知之窗”。
此外,基地核心区建成大型商业设施、酒吧街、星级酒店群、国际医院、国际学校等配套设施,满足吃、住、行、游、购、娱、就医、入学等需求。
如影随形,共赴影都未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先后举办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典礼、全国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青岛影视博览会、青岛国际影视设计周、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等影视节会活动,不断擦靓“影视之都”国际名片,青岛影视基地已逐渐成为展示行业成就、擘画行业蓝图、促进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
要了解世界,电影是最好的入口。电影和城市,始终是绝妙的结合体。“影视之都”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最鲜明的文化标识之一,从山海荒滩到光影之城,这方热土完成了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蜕变。光影之间,这座城散发着独特魅力,光影梦想,正在这方热土上熠熠生辉。
厚植沃土
政策与生态的双重加码
时来易失,赴机在速。影视产业发展需要政策的优势、顺应市场的逻辑、借助资本的力量。青岛西海岸新区攻坚克难、矢志创新,出台政策、优化服务,助推影视产业蓬勃向上。
自2018年以来,省市两级相继出台影视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提出以灵山湾文化区为龙头,以东方影都为核心,形成“1+N”影视基地(园区)布局,打造全国领先、世界水平的影视产业基地。
新区制定出台了《“影视之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青岛影视基地高标准建设行动方案》《高标准建设青岛影视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等系列行动方案,先后成立“影视之都”工作推进指挥部、影视文化重点产业链专班、青岛影视基地高标准建设领导小组,驰而不息推动影视产业发展。
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影视企业和剧组,2021年,青岛西海岸新区设立国内首个地方影视服务管理机构——影视产业发展中心,围绕区域影视产业开展规划研究、政策扶持、公共服务、双招双引、“影视之都”品牌打造等工作,承担影视文化产业链工作专班职能,统筹推进青岛影视基地高标准建设等工作。
影视产业发展中心成立以来,推动实施数字影都提速、“青岛出品”提质等九大行动以及数字赋能等六大工程,搭建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
其中,青岛影视基地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线下实体大厅和线上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剧组提供政策咨询兑现、项目备案审批协办、拍摄场景协调、企业注册代办等33项全方位、全天候、公益化的配套服务,打造公共服务标准化、政策兑现零跑腿、业务办理零等候的“一标双零”影视服务品牌。针对影视行业的特有属性,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剧组设立服务专员,组建专属的服务保障微信沟通群,确保企业业务有序开展、影视剧组拍摄高效进行。同时,开发搭建了影视产业政策申报平台,申报企业通过线上平台提交证明材料、申报政策,全程零跑腿,与业务人员零见面,即可享受补贴到账户的便捷服务。
产业协同、政策撬动、人才支撑,青岛影视基地的未来,不仅是为全球影视制作团队提供一流的硬件设施、完善的影视工业化体系、一流的影视服务,更通过完善全产业链、全生态体系,实现资源、人才、人气的聚集,从而打造出囊括文旅、科创、娱乐消费等领域在内的多业态产业集群,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电影工业化“领头羊”。
心有翼,自飞云宇天际;梦无垠,当征星辰大海。回望过去,青岛影视基地依托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沃土,拔节生长;展望未来,“影视之都”必将锚定影视强国之路续写新的光影传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