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你以为德军二战时“穿得整齐,说话斯文”?错!有制服的流氓才最危险。别光盯着日军的慰安妇,德军的慰安所不但多得吓人,还按时体检、发票、登记,连刺青都不忘打在妇女身上。有命中枪,无命抗争,她们被制度化地“管理”,但不被承认,也没人替她们喊冤!
穿军装的强奸犯,还披着学者的外衣
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德军涌入巴黎,夜总会、风月场所成了“军人乐园”。同年7月,德军颁布《士兵性生活管理规定》,正式设立慰安所,推行“性服务券”。
军队设专人监管、军医定期体检、服务时间限定,连姿势都有规范。纳粹把性行为当军事流程来管。
1941年9月,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规定,每周最多访问两次慰安所,理由是“强烈性欲者战斗力强”。
在法国的巴黎、南特等地,德军设超150处慰安所。军官专属场所优选金发碧眼女性,严禁犹太裔参与。1942年慰安制度扩展至比利时、荷兰,每位慰安妇需登记指纹、拍照、培训“行为规范”。
很多女性原是“反社会分子”,被强迫“服务六个月可获自由”,结果多数染病、崩溃,被悄悄处理。
慰安所的本质,是德国控制性行为、防止与本地人接触、防范间谍、鼓舞士气。制度化、规模化、现代化包装下的暴力本质没变。
集中营不是只毒气,还有“性劳改”
1941年6月,德国在奥地利毛特豪森集中营开设首个“专供党卫军使用”的慰安所。这是纳粹对人性压榨的新高度,彻底打破了“集中营只是劳改营或毒气房”的表象。
该慰安所内的10名慰安妇全部来自拉文斯布吕克女子集中营,均为德意志族女性囚犯,原为妓女,被以“反社会行为”罪名羁押。德国方面许诺“服务六个月可获自由”,但事实是,她们中的多数人最终染病或精神崩溃,被默默“清除”。
1942年夏,波兰卢布林集中营设置第二批慰安所。官方文件显示,每日接待士兵人数120至150人,慰安妇仅4-5人,平均每小时接客14人次。
德军为提高“效率”,配备军医驻守,定期检查性病传播程度,并严格规定服务姿势、时间与卫生流程。
房间均设有“观察孔”,方便党卫军监督每一次“服务”,确保姿态“符合军纪”。服务时间限定为15分钟,费用2马克,由军中统一支付,不允许囚犯与慰安妇发生“个人感情”。
晚上八点后,慰安所开门,“服务时间”持续两小时,党卫军会检查每位慰安妇是否按时完成接待。如因身体不适或反抗而无法工作,将被记录为“消极分子”,送往医疗所注射药物或吊销劳改编号,随后被转运“处理”。
集中营中的“性劳改”比战场上的强奸更加冰冷,因为它被写进了制度、计划表和值班记录里。它不是冲动,而是“纳粹标准化流程”的一部分,是德军“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环。
在这些死亡工厂中,女性被剥夺的不仅是自由、尊严,还有对生存的一点点幻想。
东线开刃,德军的“军纪”就是一纸空文
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德军发起“巴巴罗萨计划”,全面入侵苏联。这场战争被纳粹定义为“种族生存之战”,其背后军纪并非克制,而是纵容和默许暴行的许可令。
德军第6集团军进入乌克兰地区仅一周时间,就在基辅周边报告了27起“妇女自愿献身”的案例,但据事后审判资料显示,所有报告中的“自愿”均为强制、威胁、暴力胁迫的掩饰术语。
在1942年5月的斯摩棱斯克行动中,德军第201步兵团进入城镇后,实施“快速肃清作战”,强迫全体女性居民列队登记,挑选其中的“俄裔女性”集中送往第3军团指挥部慰安处。当夜,该部共记录“完成接待任务52人次”,仅有3名女性存活至次日。
1943年,卡缅纳村惨案成为东线最臭名昭著的性暴行事件之一。据战后苏联军事检察院记录,纳粹第17装甲师于1月22日进入卡缅纳,将全村30名女性拖入谷仓,实施长达两天的轮奸和殴打。
当地唯一幸存女性玛尔达娃·克利莫娃在战后供述,被迫用脚为军官“按摩”,随后被三人轮流侵犯,留下终生残疾。
这起事件中,有17名女性死亡,其中5人被活活打死后焚尸。
1944年白俄罗斯境内,“东线特别巡视队”对前线德军的士气作战报告中写道:“士兵普遍存在‘纪律过紧’的抱怨,尤其在性服务方面缺乏调剂。”报告建议“增加慰安设施、放宽前线接触限制”,该建议在三个月后得到执行,德军迅速在白俄罗斯西部增设三处“巡回慰安车队”,随部队推进。
这种“性战术”不是偶发,它从头到尾都带着纳粹制度的痕迹:
强奸不仅被容忍,还被包装为“士兵福利”。
“前线心理调适”成为暴行开脱词汇。
制度的缝隙为强奸开绿灯,法律成了幌子,命令成了遮羞布。
战后统计数据显示,德国在苏联领土上因德军性侵所诞生的“战争婴儿”估计超过100万人。这些儿童多数被视为“敌国种”,遭遇社会排斥与法律歧视,很多人直到成年仍不知生父是谁。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份又一份档案、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毁灭,是德军“有序管理”下的系统性兽行。
所谓“德军军纪严明”,到了东线不过是一纸笑话。真正可怕的,不是无纪律的暴徒,而是穿着制服、打着秩序旗号的刽子手。
参考资料
日寇与纳粹的暴行比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07-08.
大屠杀与性犯罪:二战典型战争罪行的文学与文化再现.中华读书报.2016-06-01.
二战德军的慰安所与性暴力.淡然1967.2022-12-10.